查看完整版本: [-- 我的郵文專區 ------------- --]

討論區-清清集郵網 -> 片封簡專區 -> 我的郵文專區 ------------- [打印本頁] 登錄 -> 注冊 -> 回復主題 -> 發表主題

<<   1   2  >>  Pages: ( 2 total )

黑人 2007-05-18 19:32
[hide=1]                                      帆船欠資明信片
    欠資之行成為未貼足寄遞所須之郵資,以致造成欠資郵件,郵局有二種處理方式,一為退回寄件人補足郵資後再寄出,二為直接投遞,向收件人收取加倍之欠資郵資,今就手中一片帆船國內明信片和一片帆船國際明信片欠資補貼不同國家欠資郵票使用情形,簡介如下︰
    圖一︰帆船壹分伍釐明信片欠資實寄片,此片於民國二十一年四月三十日安徽呈村降中文腰框型日戳寄松江為二十一年五月三日英漢腰框型日戳,蓋有T字欠資戳記,當時明信片郵資1925.11.1—1932.4.30是2分,此片不足半分,加貼北京版欠資郵票一分1枚,並銷松江二十一年五月四日英漢腰框型日戳,此片為二分郵資明信片之尾日實寄片。
[attachment=24828]
    圖二︰帆船陸分國際明信片欠資實寄片,此片銷上海1936年2月4日英漢點線日戳寄美國芝加哥,蓋有長方形欠資戳記,內填T 10 Ctmes,當時國際明信片郵資1936.2.1—1939.8.31是15分,此片含加貼郵票郵資為10分,不足5分,至美國加貼2分欠資郵票1枚。(郵林月刊184期85年12月)
[attachment=24829]
[/hide]

黑人 2007-05-18 19:41
[hide=1]                                                                    談郵集保險
    從郵刊上及今日郵政463期之報導得之盧家富先生先生參加1996年加拿大世界郵展之「上海工部書信館」郵集,在抵達多倫多機場時失竊,引起郵壇極大震撼,失去了一部代表參加國際郵展的郵集,也使盧先生之心血付之一炬,今暫且不談責任的歸屬,因中華集郵聯合會也無相關條例規定,先以桃園縣集郵協會承辦區運郵展為例,開會時決定由筆者擔任區運郵展徵集委員,徵集展品二百框,並由筆者提出附帶條件則是每部郵集均由展出人填寫展品內容及價值,以便為參展人投保,經過點交參展郵集後,洽詢多家知名保險公司,依參展人填寫之價值投保,但均未獲得保險公司的同意,是因為無法提出價值證明,何況保險公司都是外行人,如何了解郵品之價值呢?為了彌補此缺陷,展覽期間加派保全人員日夜照顧,直到展品送回到郵集主人的懷裡,才卸下徵集委員這個重任。
    今年台北舉行1996年第十屆亞洲國際郵展,亞洲國際郵展特別規則第十八條安全措施與責任,台北96籌備委員會自收到展品起,至郵展結束展品歸還止,將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以確保展品的安全,但無論如何,籌備委員會對展品之遺失與損壞,不負責任。鼓勵參展人適當的為其展品投保。我想參展人看了以上條例,依訂認為自己的展品毫無保障,在此提出以下看法,既然參加國際郵展之郵集均經過徵集委員及籌備委員會核准參展,同時又列有展品清單,應當郵籌備委員會依清單價值,代為投保至展品安全送回到參展者手裡,費用可由參展者負擔,展品清單可由籌備委員會擔保向國營保險公司投保或是修改郵政法規,郵局除了人壽保險外,尚可經營產物保險,如此參展人及徵集委員才能合作無間,更何況參加國際性郵展是代表國家參展,應該對參展人有所禮遇與照顧期展品之安全,以便能使參展者無後顧之憂,以最佳郵集參加國際性郵展為國爭光。
      再以筆者此次參加96亞洲郵展展品採取以郵寄方式寄到亞洲郵展籌備委員會為例,至中壢郵局交寄展品時要求以保價包裹最高價壹拾萬元交寄,經辦人員第一句話是「我怎麼知道您這些封片值多少錢」?最後拿出展品清單說明要寄去郵政總局參加亞洲郵展的展品,才勉強以快捷保價郵件寄出(附圖收據)。可見展品投保的價值認同度,均未被保險公司認同,是有待解開的結。(郵林183期85年11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1:08
[hide=3]                                            限台灣貼用單位郵票實寄封

    台灣於民國38年6月15日起實施新台幣幣制,舊台幣予新台幣之比值為4萬對1比率折算,郵資也隨著更改,因新台幣幣值郵票上未印製完成,於是將在香港印製的亞洲版單位郵票四種,提出一部份國內信函費和國內航空費加印長仿字體「限台灣貼用」字樣,於38年10月16日發行,另外國內掛號費和國內快遞掛號費則是運回台灣交由中央印製廠以方體字加印「限台灣貼用」字樣,字體較小,於38年11月11日發行,郵政總局郵票目錄編號為常台13和航台1。發行單位限台郵票之後,接著發行加蓋改值郵票有國父像農作物版改值郵票,國父像北平中央板改值郵票,上海版飛雁加字小字郵票和國父像上海大東二版、三版改值郵票,直到39年6月26日 起正式發行第一套新台幣郵票---鄭成功像郵票。

    單位郵票因沒有面值,在實寄封上所貼之郵票代表當時的郵資,但常有混貼情形發生,所以計算實寄封上的郵資,也別有一番風味,今介紹二封實寄封供參考。

    圖一A.B︰岡山寄七堵雙掛號封,貼國內信函費3枚,國內掛號費2枚,銷岡山(甲) 38年12月6日福州戳,經基隆(乙) 38年12月7日福州戳,至七堵 38年12月7日落地戳,查當時38.8.27—39.5.5國內信函費是二角,三單位是六角,掛號費六角,回執費六角,此雙掛號信函是超重使用實例,總共郵資是一元八角,限台單位郵票在38年期間使用的時間僅二個多月,較為少見。

    圖二A.B︰台北寄本市雙掛號封,貼國內掛號費1枚,國內快遞費1枚,銷臺北(戊) 39年8月5日 13時小圓戳,落地戳為台北(丙) 39年8月5日 15時,查當時39.5.6—49.7.31國內信函郵資是四角,掛號費一元二角,回執費一元二角,合計此風郵資要二元八角,但封貼國內掛號費1枚,國內快遞費1枚,經查掛快費是一元六角,也就是此枚快遞掛號費相當於國內信函費四角加掛號費一元二角的郵資,也就符合此封雙掛號二元八角的郵資。(郵林月刊285期94年5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1:12
[hide=3]                                              上海版銀元單位郵票實寄封

    民國24年11月4日施行法幣(國幣)政策至37年11月21日起停止流通和兌換, 民國37年8月19日 改革必治實施金圓券,1金圓合法幣300萬元,至38年9月1日起停止流通和兌換。38年4、5月間金圓券急速貶值,幣值變動頻繁,郵資不斷調整,郵票面值已經不符使用,很多地方劇用金圓券而恢復使用銀元,38年7月4日 起實施銀元幣制,1銀元合5億金圓。

    郵政總局通令全國各地郵局於38年5月1日 起,郵資一律以當地銀元市價折合收費,以中央銀行掛牌之銀元價格計價,各地郵資不一,再加上金圓券急速貶值,所以郵資ㄧ日數變,金元面值使用困難,38年5月10日 發行上海版銀元單位郵票4枚,由上海大東書局印製有國內信函費、國內掛號費、國內快遞費、國內航空費四種,前三枚郵政總局郵票目錄編號為常63,後一枚編號為航8。

    今介紹一枚銀元單位郵票實寄封(如圖),重慶寄上海,封貼國內信函費1枚,銷重慶38年8月10日 漢英點線戳,落地戳上海38年9月12日 漢英點線戳,蓋有蘇州碼子(7255)信差戳記,按當時信函資費38.8.1—39.5.5是五分,郵程33天,上海逾38年5月27日 已經淪陷解放,此時東北、華北和華中均已變色,所以此封由國統區重慶寄淪陷區上海的實寄封,郵程有所延誤,但並未因戰事而受阻退回,雙方均重視人民通信的重要性,可視為國共通郵之一例吧!(郵林月刊286期94年6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1:18
[hide=3]                                                        另類的「船遞封」

古代郵驛是為政令的下達和軍情的傳遞而建立的官方機構,是政府的官方通信工具,不提供普通老百姓使用,於是有了民間辦理書信、物品、匯兌等業務的民信局產生,以滿足民間通信的需求和商業的需要。民信局主要分為內地信局、輪船信局、僑批信局三部份,西緣1896年大清國家郵政成立後,逐步對民信局採取種種限制措施,直到1935年全部被取消,然而僑批局因是專營海外華僑和國內親屬間信件,物品以及匯兌往來的通信組織,特殊的通信和匯兌方式,一般郵局無法辦理,再加上國家吸引僑匯的需要,僑批局得以長期存在,直到1973年中國大陸將喬慧併歸銀行業務,僑批局才正式結束。

    因民信局在1935年被明令取消禁止營業,但是仍有一些私人經營的客貨船兼職遞送函件 、貨物、金融的服務,此類的信函暫且就命名為「傳遞封」,今介紹三封船遞封,以饗同好。

    圖一︰杭州寄蘭溪,書寫××水船,並蓋有「付訖」橫框二格式中英文藍色戳記(4×2CM),表示函件郵資已付。

    圖二︰金華寄蘭溪,並蓋有「朱揚明壹號船」紅色戳記(圖二A),並書寫「法幣柒叁萬六千元」交赓和寶公司 ,法幣民國24年起使用,到37年因通貨膨脹改用金圓券,法幣使用時間約十三年,以此封交付金額判斷,時間大約在民國36年到37年之間( 36年7月1日起 信函每20公克郵資法幣500元,12月11日 起漲為2000元,37年4月5日 起調漲為5000元,7月21日 起調漲為15000元)。

    圖三︰金華寄蘭溪,並蓋有「金蘭通商公司小義烏船」紅色戳記(圖三A),書寫「外現鈔伍百萬元」,寄信日期是5月9日 ,無年份,應屬於法幣後期之使用,年份是37年較為合理。

    以上船遞封,一封銷資費「付訖」戳記,二封為代轉送金錢,此運輸船業之服務與信譽,相當受到民眾的信賴,才會捨棄官方郵政,而交由民間船舶運交,這些船遞封最近二、三年才在大陸郵市出現,希望有這些封相關資料的郵友能陸續報導,讓延續輪船信局得船遞封,史料更加詳實。(郵林月刊252期91年8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1:27
[hide=5]                                          大清一次片之混合票實寄片

    所謂「混合封」,又稱加貼郵票封,貼有兩個以上不同國家或不同郵政系統由票之實寄封。中國海關試辦郵政開始,因尚未加入萬國聯盟,所以寄往國外的信件除貼有中國郵票資費外,出境時還需要加貼等值之外國郵票,轉交上海等地之客郵局寄出。外國寄入中國的信件,除貼有寄出國郵票外,入境時也須加貼國內傳遞郵資的中國郵票。直至中國與法、日、香港等各郵政簽訂郵務協定,分別於1902年1月1日起生效,中國寄往外國之郵件,除貼足中國郵票外,無需再加貼外國郵票,均可交由立約各國之客郵局運輸,寄遞至世界各地。

  今郵友寄來二件清一次片之貼有香港郵票之混合票實寄片複印件,介紹如下︰

    (圖一)︰清一次片,加貼石印蟠龍郵票肆分1枚,倫敦一版蟠龍郵票伍分2枚,銷漢口1898年10月13日 大圓戳和掛號戳,上海1898年10月17日 大圓戳,另貼香港郵票二仙2枚,五仙2枚,銷上海英國客郵局1898年10月17日 戳,經香港10月21日 ,至倫敦11月21日 ,郵程40天。此片比較特殊是銷大圓戳的掛號實寄片,同時又貼有石印蟠龍郵票,蟠龍郵票與清一次片同為1897年10月1日 發行,使用約4個月,倫敦一版蟠龍郵票就陸續發行,使用在清一次片上也就比較少見。

    (圖二)︰清一次片,加貼倫敦一版蟠龍郵票壹分4枚,銷上海1899年1月16日 上海公部局日戳及上海八卦戳,另貼香港郵票二仙2枚,銷上海英國客郵局1899年1月16日 戳,經香港1月19日 ,至德國2月19日 ,郵程35天。八卦戳是因在日本訂製的大圓戳,無法在郵政官局開辦前( 1897年2月20日 )交貨,但又需有新郵戳蓋銷郵票,於是在臨時應急的前提下,有了八卦戳作為蓋銷郵票的產生,並且明定大圓戳交貨後,就不能使用八卦戳,但有些地方直到民國時期,都還在使用。

    以上二片是寄歐洲的海運郵件,由英國客郵局遞送,也有由法國客郵局遞送的,因寄往歐洲郵件幾乎都由英、法二國承攬,寄往歐洲的陸運郵件則由俄國遞送,寄往美國的郵件大部分則由日本客郵局運送。(郵林月刊243期90年11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1:33
[hide=10]                                        孫立人將軍與「林旺」

    今蒙郵友惠贈一封孫立人將軍早期在台灣時,寄往香港的實寄封彩圖(附圖),此封貼國父像農作物一版限台灣貼用三元直雙連,九元直雙連,銷36年12月28日(地名不清),有台北1947年12月29日 國際英文郵戳,到達香港無落地戳,此封郵資24元,是36年12月11日 至37年4月4日 ,每重20公克之郵資(此時之台灣國內郵資與寄港澳郵資相同)。

    民國36年孫立人將軍出任陸軍訓練司令,奉命到台灣鳳山訓練新兵,名稱是台灣軍官訓練班,當時之行館位於屏東,是前日本第八飛行連隊長官邸,此信可能由屏東寄出。「林旺」這個名字,大家一定想到木柵動物園裡的最年長的大象林旺,但是孫立人將軍與它有合淵源呢?大象林旺出生在緬甸,民國30年底日軍偷襲珍珠港,防守緬甸英軍告急,向中國求助,31年2月中國組成遠征軍,4月孫立人將軍新三十八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仁安羌之戰是中國遠征軍入緬甸後第一個勝仗,孫將軍已不到一千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友軍,轟動全球。並在此時間發現了敵後竹林有十三隻大象,其中二十來歲的林旺特別出眾,引人注目,參加戰爭經過無數次長途行軍,輾轉從雲南到昆明、廣州,民國36年孫將軍出任陸軍訓練司令,奉命到台灣訓練新兵,忘不了緬甸戰場上擄獲的大象,帶著一公象一母象由珠江碼頭登上海基輪,到達了台灣高雄港,其中公象就是林旺(以前名叫阿美),43年從鳳山遷移到圓山,75年搬家到現在的木柵動物園,一般象最多活到七十歲,但林望八十多歲,飲食正常,舉步輕盈,或許與它的豐功偉業有關吧!現在林旺是動物園中最受歡迎的動物,而孫將軍對上的桀驁不馴和對下的慈喣嘔嘔的情懷是令人讚歎與懷念的。(郵林247期91年3月)備註**林旺於2003年2月26日 病逝,享年86歲
[/hide]

黑人 2007-05-18 21:37
[hide=5]                                                孫立人將軍與清華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校,民國前一年(西元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國退還之庚子賠款,在北平設立,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民國14年起逐步改為大學,設文、理、法三學院,十七年起改為國立清華大學。

    孫立人將軍,民前12年10月17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民國2年,以安徽省正取第一名考上清華學校,經過升清華高等科,選讀土木系,民國12年土木系畢業考取公費留學,插入普渡大學土木工程系三年級,畢業後又考上維吉尼亞西點軍校攻讀軍事,畢業後回國擔任南京中央黨務學校學生隊長,從此展開了職業軍人之旅。孫立人將軍畢業於老清華,其兒女亦都就讀清華大學,如長女中平民國6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64年幼女太平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66年長子安平畢業於中原理工學院,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可見孫將軍與清華關係特深。今介紹一封由北京清華學校寄美國實寄封(附圖),西式封貼北京一版帆船三分票2枚,四分票1枚,銷清華園7年10月15日英漢腰框戳,經北京1918年10月15日 漢英小圓戳至美國芝加哥,有1918年11月23日 收件章,郵程39天,並貼有檢查封條,蓋2288檢查章,郵資一角是1897年2月2日 至1922年10月31日 之國際信函郵資。此封信的時間,孫立人將軍正在此就讀,尚未升清華高等科。(民國8年升清華高等科)

    孫立人將軍不論在抗戰、滇緬戰爭、戰後東北戰場,到台灣期間的中國近代史地位,是大家所肯定的。「孫立人事件」使將軍沉寂了四十多年,如今已獲平反,地方人士建議籌設「孫立人將軍紀念館」,將有關將軍生平事功,一生珍貴歷史照片、手稿、文房四寶、勳章、軍袍等完整保存下來,作為時代的見證,期盼紀念館早日落成,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去了解將軍獨特的性格與歷史事件的真相。(郵林月刊245期91年1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1:42
[hide=5]江海關郵包處檢查戳記

    海關是各國在沿海口岸或是機場所設之抽取關稅、查驗旅運之執行機構,在管制進出口的國家,貨物之進出口通常有複雜的手續,海關對進出口數量的統計,是一個國家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重要資料,所以可見海關對緝走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今介紹一封貼有民國35年6月起發行之國父像上海大東一版郵票伍千圓1枚,及國父像先列像國幣改值郵票,永寧二次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11枚,郵資7750元,銷上海1947年5月8日實線英漢日戳,掛號寄紐約(圖一),收件者是郵票進出口公司,該郵件出口時,由海關查驗,蓋有「江海關郵包處驗訖」紫色八角中英文檢查戳記(圖二),不知所付郵資是否包括驗關費用,到達紐約,由紐約海關人員再度查驗後,蓋上紐約海關免稅紫色英文戳(圖三),此郵件只有封面沒有封背,無法判定是否有收取驗關費,此一時期很多寄美國信件,如經查驗,都收取驗關費?分,以欠資郵票貼在信封上,也許因收件人是郵票進出口公司,郵票是有價證券,到達一定的價值也是要課稅的,所以才引起國內江海關和紐約海關的查驗。

    江海關是上海海關的舊稱,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開放海禁後設立,鴉片戰爭後,根據「南京條約」開放了上海等五口通商,江海關的徵稅事宜由蘇、松、太、道台兼理,1853年英、美、法三國領事趁小刀會起事佔領上海縣城之機,奪取上海海關行政權,於1854年7月組織海關稅務管理委員會,由英、美、法各派一人為稅務司,從此江海關一直被外籍客卿把持,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才又回到中國之懷抱,由中國人主持管理。(郵林月刊250期91年6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1:49
[hide=500]國父像明信片之國際印刷品郵資實寄片    朱明德
    九十四年集郵彙報內郵學論著之第四篇,由黃坤育先生撰寫之「談印刷品明信片郵資」郵文,引起大家對國際印刷品郵資實寄片的興趣和重視,以前很多郵友都誤將此類實寄明信片為不符合郵資的實寄片,錯過了收藏好郵品的機會,隨著郵文的發表與資訊的傳播,增加了郵識,最近兩年此種國際印刷品郵資實寄片的成交價,無論是國內或國外拍賣成交價,都有一定的行情水準,可見已經受到郵友的重視。
  筆者列舉三片國父像明信片以國際印刷品郵資交寄之實寄片與郵友分享。
圖一:國父像1分明信片加貼河北大字國父像8分郵票與河北小字烈士像1分,郵資合計1角,天津1941.10.22點線中英文戳寄美國紐約1942.2.10落地戳,郵程90天,正面左上角有書寫PRINTED MATTER 英文印刷品,  1939.9.1—1941.10.31 國際明信片郵資是3角,國際印刷品郵資是1角,此片符合國際印刷品郵資是1角,比以國際明信片郵資寄出節省下2角郵資,此片雖是華北淪陷區寄出,但當時還是以中華郵政規定之郵資寄出,同時蓋有EXAMINED BY CENSOR 藍色檢查戳記,並以鉛筆寫上281編號,同時此片明信片郵資是法幣1分加貼華北聯銀幣9分,兩種不同幣值混貼實寄片,也較為少見。
圖二:國父像4分明信片加貼烈士像5分1枚和半分2枚,郵資合計1角,上海民國30年10月5日英漢實線戳寄美國加州PRESNO1941..10.31落地戳,郵程26天,明信片下方蓋有紅色PRINTED MATTER 英文印刷品,此片與圖一是同一郵資時期寄出的實寄片,節省郵資2角,此片為華中淪陷區寄出,同樣以中華郵政規定之國際印刷品郵資1角寄出。
圖三:國父像10元明信片加貼國父像重慶中央版郵票20元1枚和30元1枚,郵資合計60元,上海1947.2.24點線中英文戳寄美國,無落地戳,此片沒有註明是印刷品,背印推銷郵票事宜,同樣以國際印刷品郵資寄出,1946.9.1—1947.2.28
國際明信片郵資是200元,國際印刷品郵資是60元,節省郵資140元。
    以上三片國際印刷品郵資實寄片,其中二片蓋有落地戳,當時以國際水路寄出的郵件,大都不蓋落地戳,第一片天津1941.10.22點線中英文戳寄美國紐約1942.2.10落地戳,郵程90天,第二片民國30年10月5日上海英漢實線戳寄美國加州PRESNO1941..10.31落地戳,郵程26天,一樣是10月由淪陷區寄出,郵程卻相差64天,真不可思議,應該是受到戰爭的影響吧!  寶島郵訊281期--96年8月
/size][/hide]

黑人 2007-05-18 21:55
[hide=500]                          國父像明信片之檢查戳記實寄片     
    國父像明信片於民國24年5月1日起發行,取代已使用二十年之久的帆船明信片,對日抗戰期間共發行四版,抗戰勝利後發行火炬圖和加蓋改值國幣明信片,另有限省用明信片,包括新疆(未發行但有新片和樣張)、台灣和東北三個地區。最初發行1分和2.5分兩種明信片,由於歷經抗戰和國共內戰,局勢動盪不安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至民國36年10月發行國幣250元加蓋明信片,十二年之間明信片郵資調高二萬五千倍,至民國38年大陸淪陷共使用了十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由於紙張缺乏將庫存的國父像明信片加蓋改值或註銷繼續使用,同時使用中華郵政於38年3月18日加蓋於國父像明信片之掛號回執,使用期間是1949年至1955年之間。
    實寄封因需要拆閱檢查才能看到通信內容,檢查後大都加蓋戳記以示負責並於放行或查扣,實寄明信片因通信文字內容均能一窺全貌,所以遇有特殊狀況需要檢查時,也很少留下檢查戳記,今介紹三片蓋有檢查戳記之實寄片供郵友參考。
    圖一:國父像2.5分明信片加貼郵票4枚52.5分,合計郵資55分,由東川土主場29年6月24日經重慶(片後面郵戳不清)由歐亞公司渝港線(27年11月30日—30年12月16日)至香港檢查後蓋上三角形編號9檢查戳記再由水路到美國。此片為二段式收費.國際明信片郵資28年9月1日至30年10月31日是30分,在加上渝港航線航空郵資25年3月1日至31年12月31日是25分,合計55分,符合郵資。
    圖二:國父像15分國際明信片加貼15分郵票1枚,合計郵資30分,由天津1941年4月12日經西伯利亞至德國,蓋有納粹檢查戳記和再次檢查B字小圓放行戳記。因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揭開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寄往歐洲經由西伯利亞郵路之郵件都受到嚴密檢查。國際明信片郵資28年9月1日至30年10月31日是30分,符合郵資。
    圖三: 國父像15分國際明信片加貼15分郵票1枚,合計郵資30分.與圖二相同郵資,由上海1939年11月5日經印度洋和紅海寄耶路撒冷,先至埃及檢查後蓋上雙圈藍色檢查戳記後轉往巴勒斯坦,再經由巴勒斯坦檢查後蓋上六角形藍色檢查戳記後送往耶路撒冷。此片是由中國上海猶太移民寄給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親戚,此時以色列尚未建國,1939年英國限制猶太人每年移民巴勒斯坦人數為75000人.超過上限人數的移民為非法移民,要強制遣送出巴勒斯坦。英國軍艦24小時在巴勒斯坦海岸線巡邏,一旦發現有偷渡上岸的猶太人,立即拘捕。

   


    96年4月--(寶島郵訊280期)

[/hide]

黑人 2007-05-18 22:14
[hide=10]                              從威海衛代辦所郵戳實寄片看---「威海衛」

      今得一枚國父像2.5分明信片,由威海衛寄奇巫文登營,銷山東威海衛28年2月3日第一代辦所中文點線戳 (圖一),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北端,北臨黃海,海灣深闊,冬季不結凍,前有劉公島,明朝初設威海衛,清朝時為北洋海軍重鎮。

      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北洋艦隊成軍後,再威海衛設一訓練機構,作為派見習官練習槍砲水雷的地方,並於次年奉准設立威海衛水師學堂亦稱劉公島水師學堂,光緒二十年日本侵略朝鮮,7月25日日本於牙山口外,突襲支援朝鮮的海陸軍,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9月中旬,中國海陸軍在平壤戰役和黃海海戰中嚴重挫敗,李鴻章下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軍港,日軍掌握了黃海、渤海之制海權,次年二月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佔領牛莊、營口和遼東半島等地區,最後清廷派李鴻章於日本簽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和澎湖及各島嶼和遼東半島。

      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英國透過「中英議租威海衛條約」清廷次年起,威海衛租於英國25年,原於1924年應該歸還中國,後因曹錕倒台,英國政府將此案擱置,直到1931年(民國20年)十月一日,被英國強行租借32年的威海衛才回歸中國,英國租借威海衛之初,當時並無郵政機構,最初由英國和記洋行在行內辦理一力差信局,於1898年12月中旬發行初版力差信局票,深紅色紙上鈣銀圓戳記,有2C和5C二種面值,1899年元月中旬又發行了二版力差信局票,有2分紅色(圖二)和5分綠色二種面值,力差信局每日將郵件送煙台郵局後,再轉寄至國內外各地。所有信件均須貼力差信局郵票外,寄國內者須貼我國郵票,寄國外者須貼客郵郵票。1899年三月中旬清廷再劉公島設一郵務代辦,接辦英國和記洋行之力差信局,到了9月1日英國郵局開辦郵政後,立即撤銷。4月在威海衛舊城設置郵務分局,但因拳匪之亂,自1900年至1903年間暫停營業,所以銷有劉公島和1900年之前威海衛郵戳之實寄封極為罕見,今借建國70年郵展之郵展選粹圖片資料刊有劉公島(圖三)與威海衛(圖四)早期郵戳,供大家參考。英國租借威海衛期間於1899年9月1日在劉公島設郵局外,於1904年4月1日在愛德華港設郵局。參考資料:郵展選粹(郵林269期93年1月)
[/hide]

黑人 2007-05-18 22:21
[    hide=30]                                    雲南寄美國不同郵路實寄封

    早期海關郵務辦理各海關及其所屬人員公私函件,對外不辦理收寄一搬民眾信件,直到西元1878年 七月二十四日 起華洋書信館才寄遞華人信函,但是僅限於通商口岸與大都市,內陸和偏遠地區均無法到達,所以民間寄信仍委託以辦理書信、物品、匯兌等業務的民信局寄遞,主要是民信局機構遍佈各地,郵路通暢,取得民眾信賴,直到西元1897年2月開辦郵政之後,才陸續向內陸擴展郵務,增設郵局和代辦所,便利了民眾寄遞信函。有時郵路因高山峻嶺交通不便或戰爭的爆發,阻礙了郵件的投遞,郵局為維持郵遞業務的正常,只得尋找代替迂迴繞道的郵路,以維護民眾寄信的需求。

    介紹二封由雲南寄往美國不同郵路的實寄封︰

    圖一︰西式封貼北京一版帆船五分票1枚,農獲壹角五分1枚,郵資共二角,符合當時每20公克國際郵資壹角,國際掛號費壹角,銷雲南府1914年11月19日中英文日戳,經河口1914年11月21日,到上海1914年12月4日,出海至美國芝加哥1915年1月2日落地戳,有雲南府英文長框掛號戳記。此封因雲南府往北陸路四川、貴州高山峻嶺,交通不便遞送不易,選擇往南至河口(滇越鐵路1910年通車),再由輪船海運至上海。河口於西元1895年根據中法條約辟為商埠,法國同時佔領越南、寮國、高棉,稱「法屬印度支那」,1949年法國承認越南獨立。

    圖二︰西式封貼民國29年6月起發行之香港版列士票五角1枚,貳分2枚和30年6月21日發行節約建國紀念郵票貳角壹分1枚,郵資柒角伍分,銷雲南喜洲30年6月28日中英文點線戳,寄件人指定昆明至香港航空寄遞,所以利用滇港航線寄香港1941年7月5日,再由水陸到美國1941年8月8日,有NOT  OPEN  BY  CENSOR橫框戳記,郵程53天。此封雲南寄美國函件,因寄件人指定寄香港是航空郵寄,所以採取二段式付費,當時國際信函郵資是伍角(1939.9.1—1941.10.31),國內寄香港郵資與國內航空郵資相同,不論遠近貳角伍分(1936.3.1—1942.12.31),符合柒角伍分郵資。此封寄出時因廣州已於 民國27年10月21日 遭日軍佔領,東南沿海遭到封鎖,堵斷了進出口郵件之海上通道,中華郵政在廣州遭日軍佔領後,香港淪陷前,在1939年至1941年間中國出海郵件,特設一個國際郵件互換局,成立於1939年10月18日,11月9日起與各國互換郵件,使用*沙漁涌*過境戳,在此抗戰期間,還能保持至香港郵件水路和航空的通暢,的確誠屬不易。

中華郵政在交通不便,軍閥混戰,日本侵華的烽火歲月裡,為了維持郵遞業務正常發展及民眾的通信需求,仍能保持郵路的通暢,取得民眾的信任,為日後郵政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郵林月刊255期91年11月)
[/hide]

黑人 2007-05-19 12:35
[hide=1]                                            八十二年區運郵展見聞
        由桃園縣集郵協會籌劃八個月之久的八十二年區運郵展,於十月二十日十時在桃園農工北區技術教學中心隆重揭幕,這次參展的郵集以徵集國際和全國郵展得獎郵集一百五十框,會員郵集五十框,合計二百框,此此展出水準可謂桃園地區歷年之冠,對倡導桃園地區之集郵水準友正面的效果。開幕典禮在桃園縣集郵協會理事長邱垂境主持下,由郵政總局副局長張春懋、北管局長劉富榮、桃園縣長劉邦友、郵政博物館時館長、中國集郵協會理事長王敦仁、亞洲集郵聯合會理事長陳繼勳等多位資深郵人分別致詞、剪綵下,完成開幕儀式。
      開幕完成後,大批郵迷踴至設在三樓展覽室和臨時郵局服務處,欣賞展品和製作紀念封,因當天發行新郵「體育郵票」,又有區運動會紀念戳,許多郵友不辭辛苦的趕至臨時郵局製作定點封,一樓設有郵展服務處和郵商攤位。此次郵展主辦單位把郵局的售票服務和臨時郵局分開設置,避免了購票與銷戳人潮的擁擠,是值得爾後各主辦郵展單位參考。但由於主辦單位之承辦經驗不足,導致狀況發生,如只送不賣的局贈封,有郵政總局以當天新郵體育郵票首日封加蓋三千封及北區郵政管理局以環保郵票首日封加蓋隻一千封,扣除贊助榮譽會員二千封及會員和貴賓的數量,推測應該上有一千五百封左右,一般郵友首日除了參加由中國集郵協會理事長演講之「如何進軍國際郵展」演講會,可獲得局贈封外,求助無門,造成郵友怨聲四起。局贈封依慣例是贈送品,贈送來賓或搭配購買紀念封贈送,此次未依慣例行事,是一大詬病。再者即是當天之榮譽委員資料的領取,因區運紀念銀章之領取作業問題,當天只領到一部份至郵展會場,故造成大部分之贊助榮譽委員未能當天領取完整資料袋的情況。還有參展人未收到邀請卡的缺失,是歷年郵展未見之事。重頭戲是邀請剛成為國內第一位國際郵展評審的王敦仁先生,演講「如何進軍國際郵展」,於下午一十二十分在郵展會場三樓會議室舉行,吸引了大批集郵愛好人士參加,座無虛席,參加者主辦單位贈送局贈封一封,王理事長將其多次參加國際郵展的經驗,個人對現代參展郵集潮流走向,告訴郵人在製作參展郵集時應注意的事項及方式,提供了一些新的郵集製作方向,同時以實案為例,作深入淺出的解說,讓現場的郵友受益良多。三時三十分並舉行座談會,彼此切磋,交換心得,對有志向國際郵展進軍的郵友來說,受益非淺。
        區運郵展經過六天的展出,圓滿落幕,雖然有怨聲、指責聲,但以一個新成立的郵會有勇氣承辦此類型郵展,倡導集郵活動,讓我們給予鼓勵的掌聲期望桃園縣集郵協會能更上一層樓,記取此次郵展的缺失,為郵壇盡心力。附上區運郵展展品目錄(郵林月刊147期82年11月)
[/hide]

黑人 2007-05-21 19:54
[hide=1]                                                        消失的地名郵戳:伏羌縣

    西式封貼北京一版帆船二分和八分郵票,銷伏鎗 十二年一月十九日 英漢腰框戳(30公厘),經西安月二十八日英漢腰框戳(28公厘)至美國(附圖),郵資壹角是1923.1.1—1930.6.30之初重20公克國際信函郵資,此時寄封引起筆者興趣的是所銷的「伏羌」二字之郵戳,於是展開了揭發此消失的地名之旅。

    查閱了各種地理辭典,僅在中國歷史地理百顆寫著︰伏羌,今甘肅,鞏昌府東一百八十里。在此無法解決此一謎題之際,只好求助於電腦上網查詢有關伏羌的資料,寫有「漢冀縣屬天水,今秦州伏羌縣,查晉武帝五年(公元269年)首都洛陽,設立秦州,管轄隴西郡(今隴西縣)、南安郡(隴西縣東南)、天水郡(甘谷縣)、略陽郡(天水縣東)、武都郡(成縣)、陰平郡(文縣)。州政府設冀縣(甘谷縣),任命胡烈當州長(刺史)」。由此得知冀縣轄有甘谷與伏羌二地,才解開「伏羌」之謎。宋朝時設置甘谷、伏羌二城,金朝升甘谷為縣,元朝升伏羌為縣,明清和民初俱因之,直到民國十七年三月改為甘谷縣,「伏羌」二字消失。

    此西式封由伏羌經西安郵程式9天,古時從甘肅到陝西的省治西安府有二條路,一是大道,經平涼府(平涼、華亭、隆德縣)、涇州(崇信、靈台縣)、邠州(邠縣)。一條是小道,經鞏昌府、秦川、入寶雞,這條不好走,常有猛獸出没無常,走上百十里路不見人煙,道路凶險,郵程9天尚屬正常,因當時隴海鐵路寶雞至天水段尚未完成(民國34年築成),天水至蘭州一段,於1952年9月通車,隴海鐵路經過境內,如今甘谷縣(伏羌)已是東至陝西,南達四川,西抵新疆,北走寧夏的交通要衝,與昔日進入西安時之所經道路凶險與人煙稀少,不可同日而語了。 (郵林月刊242期90年10月)
[/hide]

黑人 2007-05-21 20:55
[    hide=1]                                                       大清郵政局的收信時刻廣告

    大清郵政官局於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西元1896.3.20),正式由光緒皇帝批准開辦國家郵政,由總理衙門委派總稅務司赫德兼任總郵政司,但是直到1897年2月20日 大清郵政才正式對外營業,將海關郵政局改為大清郵政官局,對外開辦郵政時僅有郵局24處,即北京、天津、牛莊、煙台、重慶、宜昌、沙市、漢口、九江、蕪湖、鎮江、上海、蘇州、杭州、寧波、溫州、福州、廈門、汕頭、廣州、瓊州、北海、蒙自、龍州、等。

    近日見到一份上海「中外日報」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 七月初八 ,第八版上見有「大清郵政收信時刻曉諭傳單」(圖一),內容有寄往何處、輪船名、某日、截止取信時刻、此船特准續收時刻及掛號信件應於所限時刻前一刻鐘送交郵政局等,從此廣告可以看出,1.從上海寄往何處的地名有十七處,大都是上面所列有郵局的地區,只有一處香港是英國租界地。2.傳遞郵件的方式靠輪船運送。3.上海送往各郵局的郵件,並非每日運送,而是又配合出口船的時刻, 七月初八 出口船有六艘,經罔地點只有吳凇、蘇州、杭州、寧波、煙台、天津、福州、香港、廣東、漢口等十各地方。

    另有一份上海「神州日報」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 三月十八日 第375期第二版亦刊有 「郵政十八日收信時刻曉諭單」(圖二),內容有寄往何處、交由(指不同運輸工具)、本日單日、截止收信時限、中國掛號收信時刻限晚九點鐘截止等,此張收信時刻曉諭單廣告,比前面的那一張晚了十年,此時郵局和代辦所以大量向內陸擴展增設,可以看出1.上海郵件寄往地區由通商口岸轉向各城鎮。2.郵件傳遞方式郵輪船增加到有小船、火車、民船、小輪、專差。3.郵件由不定時發班,發展到天天發班,有的隔日發班。

    大清郵政局在報上刊有收信時刻與寄往目的地的廣告服務民眾,使民眾一目了然,了解郵件的寄達地和時刻表,的確再創辦郵政時費了不少心思,今日郵政總局為了順應潮流,提升競爭力,於92年1月1日起改名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的國營公司,希望百年郵政老店能有更多作為,提供更優良的服務,讓民眾更樂於接近「郵政」。(郵林月刊257期92年1月)
[/hide]

黑人 2007-05-22 19:59
[hide=1]                                                庚子賠款的加捐戳記

      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庚子年因義和團起事,打著仇教滅洋口號,仇殺外人,由英、美、法、德、俄、日、奧、義八國組成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名,侵犯中國, 七月十四日 攻陷天津, 八月十四日 攻佔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帝和親貴大臣逃往西安,派李鴻章、奕誆為拳拳大晨乞和,於1901年9月7日 在北京簽訂辛丑和約,中國賠款銀 四億五千萬兩 ,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釐,本息折合 九億八千萬兩 ,以海關稅、常關稅、鹽稅作抵押,這就是庚子賠款的由來。

      由於清廷的腐敗,國庫虧空,無法支付賠款,清政府下令各省每年分攤上繳 兩千萬兩 的庚子賠款,於是各省再以各種名目將賠款轉嫁給老百姓,在徵收田賦稅時,一併收取。今見有江南徽州府祁門縣光緒三十一年之上限、下限執照(圖一)加蓋紅色加捐戳記「安徽派籌賠款奉經籌議公所核定按糧捐輸,每則 壹兩 加捐制錢二百文,自光緒二十八年為始隨鄭帶收,不另給串,以此為記」(圖二)的稅張,也有每兩加捐三百文者(圖三) ,可見所屬縣衙加蓋在稅單上的加捐款項,並未同一 ,這是稅收是上的一種特殊稅收,也是中國遭受列強侵犯,百姓遭殃的歷史縮影。(郵林253期91年9月)
[/hide]

黑人 2007-05-22 20:59
[hide=3]                                鄭成功像第一版明信片之樣張與說明書

    鄭成功像普通明信片第一版發行於 民國40年7月1日 ,是實行新台幣制後印製的第一枚普通明信片(鄭像雙框片),另有將鄭成功像雙框明信片加蓋(軍人專用)較普通片提早十三日於40年6月29日就以發行,因早期沒有類似集郵報導公佈發行資訊,也就難以了解其背景資料,隨著時代的久遠很多公文和檔案資料的解禁,筆者再偶然機會下買了一張鄭成功像第一版明信片樣張,並附有印刷說明書(圖一),對於早期明信片印製的內容有詳細的說明,如承印者、印法、郵票圖案、用紙、印價、訂約日期、合同號數、印竣日期、印成數量、發售日期、提存右數量、監印員、檔案號數、每枚成本等,其中訂約日期40年3月24日後面註明軍人明信片原定印一百萬枚廠方提出五十萬枚改印本版明信片,今刊登出供郵友參考。(郵林月刊277期93年9月)
[/hide]

黑人 2007-05-25 20:51
        譚院長紀念郵票之「滇省貼用」發行日期探討
譚院長於民國19年9月22日病逝,20年9月4日國葬於南京紫金山,當日由局特刻製譚院長國葬紀念戳(圖一),蓋銷當日寄遞之函件,以供紀念。郵票則在南京譚院長紀念堂落成典禮紀念日22年1月9日發行,由北平財政部印刷局以雕刻凹版印製,面值分為2分、5分、2角5分和1元四種。
    22年1月9日全國同時發行譚院長紀念郵票,但山東濟南及江蘇樊川郵局有提前出售者,乃是郵局之錯誤發行,同時亦有加蓋「新省貼用」和「滇省貼用」二種。「新省貼用」郵票因交通部便,直至2月1日發行,「滇省貼用」郵票當時各郵刊之消息為確實發行日期不詳,郵政總局發行中國郵票目錄亦只記載22年發行,並無詳確日期。
    近日購得一封貼有譚院長紀念郵票「滇省貼用」5分票1枚實寄封(圖二),雲南府戴(名集郵家戴郁華先生)寄杭州張包子俊先生,銷昆明(雲南府)22年1月9日中英文雙地名戳,背銷杭縣(杭州)22年1月22日中英文雙地名落地戳。為求知確實發行日期,乃去函加拿大請教收信人張包子俊集郵先進,經其覆函曰︰「----滇省譚票發行首日為22年1月9日估計是有可能,余已年老,記憶不清,手頭又缺資料,未敢肯定」。新光郵票錢幣雜誌第五卷第五期,「譚院長紀念郵票發行日期考」一文中,記載有山東濟南提前於21年12月出售者及江蘇樊川22年1月3日者,編者於文後書明所述之發行日期,則為一種錯誤發行,僅可附供參考也。是否意謂著,該票本應就在譚院長紀念堂落成紀念日發行,提前發行者,乃為郵局人員疏忽售出,「新省貼用」郵票則因交通不便才延至2月1日發行,而今「滇省貼用」郵票有發現22年1月9日的實寄封,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實寄封,同時也是譚院長紀念堂落成紀念日22年1月9日,是否為首日發行添加了更有利的實據?還請集郵先進提供寶貴資料,以匡正郵史。(圖三為張包子俊先生覆函之簽名)郵壇月刊74年10月
2007年附註︰郵政總局80年版中國郵票目錄刊登譚院長紀念郵票「滇省貼用」發行日期還是只有寫22年發行.但是台灣郵政全球資訊網內之郵票寶藏,卻寫22年1月1日起,不知是根據哪些資料?有待進一步的釐清。

黑人 2007-05-25 21:04
                      為「新台幣郵資」時期貼「舊台幣」郵票的報值掛號封解開郵資之謎
 
      今日郵政403期刊有楊本安先生所寫**「新台幣郵資」時期貼「舊台幣」郵票的報值掛號封**郵文,該報值雙掛號封郵基隆38年11月18日寄重慶哥樂山,落地戳為38年11月23日,郵程5天,貼有普台8—國父像農作物二版限台灣省貼用4萬元2枚、2萬元1枚,普台13--限台灣省貼用「國內信函費」無面值郵票1枚,普台6—國父像農作物一版限台灣省貼用改值郵票,紅字改作1千元、3千元各1枚,合計貼舊台幣郵資10萬4千元和國內信函費,依舊台幣兌換新台幣的新費率為4萬比1,折合新台幣2.6元再加上國內信函費0.2元,總計折合新台幣2.8元。該封依據薛聘文先生所著中國郵資下篇郵資沿革表分析出38年11月18日各項郵資如后︰
1. 台灣國內郵資:信函每重20公克新台幣0.2元。
2. 台灣國內航空郵資︰函件每重20公克新台幣0.4元。
3.台灣掛號費和回值費:國內各局戶寄,掛號費新台幣0.6元,回值費新台幣0.6元。
4.合計以上郵資為新台幣1.8元,尚多出新台幣1元即是報值費,可見中華郵政史台灣篇第541頁台灣郵區國內郵資沿革圖表,38年8月27日至38年12月7日之報值費分為不裝法定紙幣和裝法定紙幣二種。不裝法定紙幣者,其計費標準案報值金額之1﹪收取,起算數為0.7元,故報值費1元其報值金額應為100元。裝法定紙幣者,起算數為1元,每件最高限額可寄裝法定紙幣300元,費率一寄達郵區分為二種:
一. 寄福建、廣東郵區者,每100元收報值費10元。
二.寄廣西、湖南、東川、西川、雲南、貴州、甘寧青、新疆郵區者,每100元收報值費15元。
從以上不裝法定紙幣報值費和裝法定紙幣報值費分析來看,此封乃不裝法定紙幣100元之雙掛號航空報值封,因它的報值費只報值金額1﹪。如以裝法定紙幣雙掛號航空報值封論,報值費達15﹪,而此封報值費只1元,所以此封應該是不裝法定紙幣100元之雙掛號航空報值封較合理。(郵林月刊123期80年11月)

黑人 2007-05-25 21:16
[hide=1]                                雲南寄歐美不同郵路實寄封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因在雲嶺之南,簡稱「雲」,又因境內有滇池,又稱「滇」,擁有雲貴高原,有典型岩溶地貌,南部多山間、盆地和斷層湖泊,滇西縱谷高山與深谷相間排列,最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早年開發較少,交通不發達,最早知國內航線是民國24年7月14日中航公司的渝昆航線(重慶→昆明),在此之前寄往國內外之郵件並無航空郵件,國際郵件以水路郵件寄出,大都再經由不同國家轉遞出海。

    介紹二封由雲南境內寄往美國和英國經由不同國家轉遞的實寄封,如下︰

圖一︰雲南府經越南至美國實寄封,封貼北京一版帆船伍分票一枚,農獲壹角伍分一枚,郵資二角,符合當時國際信函郵資壹角,國際掛號郵資資壹角,銷雲南府1914.11.19中英文日戳,經由滇越鐵路至河口1914.11.21,再由越南搭輪船出海至上海1914.12.4,大達美國芝加哥市1915.1.2,郵程44天。

圖二︰雲南欄玶縣經緬甸至英國實寄封,封貼國父像倫敦一版限滇省貼用伍分票五枚(掉票一枚)郵資25分,符合當時之國際信函郵資(20.7.1—24.5.31),銷雲南蘭玶縣(位於中部偏北,瀾滄江東岸),23年7月8日 中文腰框日戳,經大理銷大理府23年7月14日 英漢腰框日戳,至下關23年7月14日 阿拉伯數字英漢日戳,中轉騰衝(騰越)23年7月20日雙地名漢英日戳,隔日再蓋騰衝(騰越)23年7月22日 阿拉伯數字雙地名漢英日戳,經由緬甸出海印度洋,再經由蘇伊士運河至英國,沒有落地戳,無法了解實際郵程天數。此封為雲南偏遠地區寄英國,經騰衝(騰越)中轉走西南郵路由緬甸轉寄英國,比較少見。同時到達大里石未銷大理郵戳,還銷「大理府」英漢腰框日戳,算是很晚期使用清朝時期之「大理府」郵戳之實例。(郵林月刊275期93年7月)
[/hide]

黑人 2007-06-09 21:11
                                                                      蒙古首都----庫倫
   
      蒙古部落曾於成吉斯汗時代統一為強大汗國,入主中原,建立元朝。蒙古地理上有稱內蒙古、外蒙古及額魯特蒙古種種名稱,清朝設置庫倫辦事大臣於庫倫。宣統3年(西元1911年)俄國鼓勵外蒙獨立,民國8年北洋政府派兵收復蒙古,民國9年白俄羅斯攻陷庫倫,成立偽蒙政權,民國10年俄軍逐走白俄羅斯,13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為蘇聯附庸。
        古代郵驛設有皇華驛(京師)至庫倫段,全長2880里,另有庫倫至恰克圖連接俄羅斯郵驛,1897年清政府與俄國郵政洽定經張家口和庫倫及恰克圖兩地往來互寄件辦法。1909年10月28日,飭知各局,各省寄庫倫和恰克圖之郵件,應按國內郵資納費,但因郵件由長途旱班運輸,成本較昂貴。於是1910年6月28日改按國內郵資加倍收費,1910年8月5日實施第47號計費清單之蒙古(係指外蒙古)和新疆特定郵資,分為三種郵資:
1. 蒙疆境內之各局就地投送界內,初重20公克信函郵資1分。
2. 境內各局互寄者信函郵資為3分。
3. 境內與各省互寄者信函郵資6分。
      開辦初期張家口與庫倫間,每星期一次騎差郵路,翌年展延至恰克圖,以便與俄國互換郵件,利用西伯利亞鐵路將郵件運至歐洲各國,也能經哈爾濱至北京。
圖一:中紅封背貼倫敦二版蟠龍郵票2分、4分各1枚,合計郵資6分,由庫倫寄張家口,銷蒙古庫倫辛亥三月初二中文腰框型日戳(圖二),落地戳為張家口辛亥三月十三英漢腰框型日戳,郵程10天,此封為蒙古境內與各省互寄郵資6分之實寄封。郵政總局通令各區民國24年5月1日起取消蒙古和新疆特定郵資。實施期間外蒙古於13年6月已宣佈獨立,自設郵局,並發行郵票,但是國民政府不承認,以致貼有蒙古郵票寄中國的郵件,要補貼中國郵票之情形發生(圖三)。
(郵林月刊227期89年7月)

黑人 2007-06-09 21:20
                                  國父像八分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明信片
 
      民國36年7月1日起國內明信片郵資郵50元調高為250元,郵政總局為避免庫存未使用之國父像明信片廢棄不用,於是由北平郵政管理局提出庫存之白玉紙小八分明信片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字樣(圖一),另外韓目記載有國父像拾圓片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者,但未見有該片出現過,北平郵政管理局加蓋之「佰」有「人」字旁。東川郵政管理局則提出庫存之黃貳分和拾圓明信片加蓋「國幣貳百伍拾圓」字樣,東川郵政管理局加蓋之「百」無「人」字旁。
        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明信片發行於36年10月,但是36年12月1日起明信片郵資又調高為1000元,所以250元明信片真正使用時間僅約二個月時間,超過者均需加貼郵票使用,所以真正符合250元郵資的實寄片很少見到,(圖二)為北平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明信片,加貼國父像上海大東二版1000元郵票3枚,郵政紀念日郵展紅色5000元郵票雙連和台灣光復郵票500元1枚、1250元1枚,合計郵資15000元,銷上海1948年4月10日寄捷克國際明信片,國際明信片郵資15000元是1948.4.1—1948.4.10使用時間僅10天,此片為該郵資之尾日實寄片,「國幣貳佰伍拾圓」明信片不論有無加貼郵票,真正使用實寄者均不多見,而加貼使用於國際片者亦是少見。(圖三)是上海郵局掛快郵件組在國父像八分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明信片上加蓋「郵政公事」,背面為寄件人自動放棄收據證明,此片為民國時期加蓋,但是確切加蓋日期背面無說明,尚無法得知。
      圖四)是大陸淪陷後,在庫存之「國幣貳佰伍拾圓」明信片劃橫線註銷郵資符誌,標頭並加蓋改為「中國人民郵政明信片」,(圖五)是雙柱劃去郵資並在中間加蓋原印郵資作廢,標頭加蓋改為「中國人民郵政明信片」,(圖六)是加蓋「國幣貳佰伍拾圓」明信片加貼大陸發行「改一」500元1枚、1000元1枚,1950年9月14日廣西桂林將軍橋寄美國,此片國際明信片郵資1500元使用時間為1950.8.16—1953.4.30。使用時並未將中華民國郵政明信片改為中國人民郵政明信片。
      國父像明信片於民國24年5月1日發行,大陸淪陷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建國之初,紙張缺乏,又將棄之可惜的民國發行之國父像明信片加蓋為註銷明信片,使用時需另貼郵票,國父像明信片的一再加蓋改值和註銷,另有改作其他用途者,造就了國父像明信片收集的困難和樂趣。(郵林月刊226期89年6月)

黑人 2007-06-15 19:56
                                    郵政支局成立前----使用之臨時郵局郵戳
      近日整理明信片舊藏時,發現一枚老莒賀年明信片(圖一),銷台灣郵區第十三臨時郵局剛戳四十八年十二月廿一日十六時,落地戳三峽四十八年十二月廿一日廿時之本埠實寄片,郵程四小時,心想臨時郵局均是為適應特殊事件或短期集會之用郵需要,因時因地制宜而設之非永久性郵政自辦機構,臨時郵局設置之原因消滅時,就隨之終止而撤銷。於是翻閱鍾火盛先生七十八年十二月編著之「台灣郵區局亭名錄」(郵林百期紀念,中興郵學會叢書第三輯),其中第三篇為台灣郵局臨時郵政機構名錄,內有光復至七十七年底的臨時郵局設置日期、郵政機構名稱、使用郵戳和設置地點,資料極為詳細,該書是目前搜集地方郵史很好的參考工具書。
        經查閱結果,此第十三臨時郵局之臨時郵政機構名稱是三峽大埔臨時郵局,四十七年十一月廿一日設置至四十九年九月廿四日,時間達一年十個月之久,接著於九月廿五日改升為三峽郵局第一支局。此種郵政支局成立前,使用臨時郵局郵戳的例子不多,尚有(一)四十七年九月一日至四十八年八月廿四日之台灣郵區第六臨時郵局(新店五城交通部疏散辦公處臨時郵局),四十八年八月廿五日改升為新店第三支局。(二)四十七年十一月廿四日至四十八年四月廿四日之台灣郵區第二臨時郵局(新店大坪林交通部疏散辦公處臨時郵局),四十八年四月廿五日起改升為新店第四支局。(三)四十九年六月十七日至十一月十日之台灣郵區第六臨時郵局(越南糖業訓練班臨時郵局,設置地點為台南永康糖廠),)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起改升為台南第十一支局。共計四處,以上舉例,如有遺漏,懇請補正與指教。(郵林月刊238期90年6月)

黑人 2007-06-15 19:57
                              珍珠港事件後寄往美國航空實寄封
    民國30年12月8日(西元1941年)爆發珍珠港事件,爾後日軍又佔領香港,使得太平洋航線中斷,中華郵政克服萬難於30年12月16日開闢了飛越駝峰寄往美國之航線,國內航空至緬甸臘戍,再交火車運至仰光,轉交英航至南非德爾班,再水運至美洲,即是所謂的「中、緬、南非線」。30年12月30日又增加一條航線是國內航空至印度加爾各答,交英航至南非德爾班,即是「中、印、南非線」。從珍珠港事件到對日抗戰勝利期間,寄往美國郵件航線時有變更,只有一條寄往美國郵件全程空運之航線,國內航空至印度加爾各答,交英航至奈及利亞之拉科斯,再轉交泛美航機運至邁阿密,空運美洲各地,即是「中、印、奈、美線」。但其間因開羅、拉科斯運量有限,而於31年3月2日起停收航空郵件,31年3月20日起又恢復收寄航空郵件,但以政府機關交寄為限,直至7月10日起恢復收寄非政府機關之航空郵件。
    今討論一封由廣東端芬33年2月27日寄美國紐約之航空掛號時寄封(附圖),信封是小型藍色航空專用西式封,貼百城一版10元1枚,中信版1角1枚,5角1枚,2元2枚,合計郵資14.6元,有桂林33年3月11日中轉戳,並有英國檢查封條,至邁阿密式1944年4月17日,有4月17日、18日紐約掛號接收戳及4月19日之落地戳,郵程52天。這期間寄往美國航空郵件有二條航線,一線為全程空運之「中、印、奈、美線」,32年6月2日起國際信函2元,掛號費2.6元,航空費每5公克10元,合計14.6元。另一線為「中、印、埃線」,32年6月2日起國際信函2元,掛號費2.6元,航空費每5公克5元,合計9.6元,如果航空費是二單位(6-10公克),則為10元,合計郵資亦為14.6元。幸好此封背面蓋有1944年4月17日中轉戳,由此可了解此封是由國內航空至加爾各答,交英航至拉科斯,再轉交泛美航機運至邁阿密,空運至美洲各地之中、印、奈、美線」之航空郵件。(郵林234期90年2月)

黑人 2007-08-16 20:38
                                                    談寄美「洲際航線」航空郵資
    近日從郵友手中見到一封民國14年由南京寄美國之實寄封,貼中華郵政開辦25年紀念郵票一分、三分、陸分、壹角全套及北京一版帆船陸分票一枚和二版帆船壹角陸分票雙連,合計郵資伍角捌分,銷南京城一九二五年六月廿六日英漢腰框郵戳,背有西雅圖1925年7月16日及紐約1925年7月19日到達戳,郵程完整(附圖),心想貼伍角捌分郵資,而此封又非為掛號航空郵件,為何郵資如此之高及郵資不符合此信函郵資(因當時掛號郵資只壹角)。後來,經查閱中國郵資一書內之資料,終於得到了答案,美國航線於民國13年7月16日開辦舊金山、紐約間之洲際航空郵務,全線需32小時又五分,航空郵資分三區加收,
第一區由舊金山至契尼,航空郵資每英兩壹角陸分,
第二區由契尼至芝加哥,航空郵資每英兩三角貳分,
第三區由芝加哥至紐約,航空郵資每英兩肆角捌分,
      此項航空郵資始於民國13年8月21日至14年7月1日。當時國際郵資為20公克壹角(12年1月1日至19年6月30日止國際郵資為壹角),此封之航空郵資屬於第三區之芝加哥至紐約,郵資肆角捌分,合計為伍角捌分,符合此封所貼之郵資。14年7月2日起洲際航線此三區之航空郵資降為壹角貳分,貳角捌分及肆角肆分。直至16年2月10日起,我國寄美航線,,不論路途遠近及航線繁簡,改收劃一郵資,每英兩銀元三角陸分。

黑人 2007-09-03 22:19
                                                    北京「蹚」字郵戳實寄片
      今日的郵戳,明日的郵史,郵戳是研究郵政歷史的重要史料。大陸某拍目上有一枚華東人民郵政毛澤東像肆拾元明信片,改值加蓋為中國人民郵政明信片肆佰圓,另加收成本費壹佰圓(每枚售價伍佰圓,由南京郵政印刷廠加蓋,一九五二年四月發行)銷52年10月6日10時,直徑26mm實線北(蹚)字郵戳寄皖南,另有一枚四六號碼郵差戳(圖一),並說明蹚字郵戳少見。筆者心想此戳一定有特定的意義及使用方法,但苦於無資料可尋,只好去函向大陸郵友請教示知,終於得到黃山市朱英壽先生的幫忙,寄來參考資料,才得知其內涵,今介紹北京集郵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刊登之蹚字戳參考資料如下:
      北京郵局設有轉趟班,負責市郵政局和各支局、所的郵件交換工作,蹚字郵戳主要用在轉送的文件上(類似轉口戳),直接作蓋銷郵票之用不多見,並附有一枚直徑26mm北京一九五二年七月十八日(蹚)點線戳(圖二)與上面介紹之明信片所銷之蹚字戳不同,至於有幾種形式,有賴持有此類郵戳的郵友熱心提供資料補充。

黑人 2007-09-06 21:27
                                                  睹物斯懷、悼張包子俊先生
        張包子俊先生,又名張包善元,1901年生于杭州,祖籍安徽歙縣,浙江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十歲開始集郵,1925年與郵友共同創立新光郵票研究會,次年主編「新票新聲」,後改名為「新光郵票雜誌」,綿延二十多年為我國早期郵學之精華。當我第一次見到其名是在郵壇月刊社一九八三年景印之「新光郵票會會刊」全輯本上,有主編張包子俊先生及所寫之郵文。
        1985年筆者購得一封貼有譚院長滇省貼用五分票實寄封(圖一),乃雲南戴郁華(新光郵會四十六號會員,西南分會理事)寄杭州嚴衙弄九號(新光郵票研究會會所)張包子俊先生(新光郵會三號會員)銷昆明雲南府廿二年一月九日中英文戳,背銷杭縣杭州廿二年一月廿八日八十中英文落地戳(雙地名戳)。因譚院長滇省貼用票,檔案遺失,其發行日不詳,此封乃目前發現最早日期之實寄封,同時又是譚院長紀念堂落成紀念日寄出,是否為發行首日,心存疑問?此時郵壇月刊社刊有張包子俊先生至加拿大探親的聯絡地址,心想去函請教應有所發現,1985年8月4日接到由張包子俊先生1985年7月26日之覆函內容:(圖二)
明德先生:
      來信收到,關於譚院長紀念票發行日期,回憶各地是有些不同,也不是此票為然,如曹錕憲法紀念、張作霖大元帥就職都有不同反應,惟譚紀念票是在譚故世後才發行,比較順利,滇省譚票發行首日為22.1.9.估計是有可能,余已年大記憶不清,手頭又無資料,未敢肯定。
新光戴郁華是我集郵知交,遇事必告,他集法客郵及滇省郵票甚多,去年我去昆明,逝世才一年未獲約見,不無遺憾!曾與舊兩座談,多已七十以外人矣。舊存信封我已掃蕩無存,附封一聊作紀念!
                張包子俊一九八五、七、廿六
同時附有一封由澳門寄加拿大張包子俊先生親筆簽收之信封贈我作紀念(圖三),如今知他於1994年6月13日十九時五十分逝世杭州,深為沉痛、哀悼,幌如失去良師益友,在此謹祝其心願未了之張包子俊集郵基金會早日成立,繼續推動集郵文化事業與集郵活動。(桃園郵訊第十三期 83年9月)

黑人 2007-09-08 23:11
                                記桃園縣集郵協會二週年暨一屆二次會員大會及紀念郵展
  桃園縣集郵協會二週年暨一屆二次會員大會於五月五日在中原大學活動中心二樓召開,會中通過八十四年工作計畫和歲入歲出計畫,並通過第一屆第九次理監事提案,禮聘第一屆理事長邱垂境先生為桃園縣集郵協會名譽理事長,隨後進行理監事改選,選出理監事名單為:常務理事黃智銘、吳惠民、謝俊儒。理事王其春、朱明德、邱文添、曾文松、黃永清、蔡嘉恆。候補理事余峻煒。常務監事王國光。監事:黃為恭、黃祺鴻。候補監事:畢光杰。並選出黃智銘為本屆新任理事長,現任桃園縣議員,並聘任薛芳贊先生為秘書長,吳惠民先生為財務長。工作重點在於桃園縣內協助學府集郵社團舉辦郵展,提昇集郵活動,今天三月份已有與來來百貨公司合辦青年節郵展及協辦贊助桃園農工中原大學集郵社舉辦之郵展,另有八月份之遠東百貨公司合辦之郵展已在洽詢中,這些活動的推展,對於業餘時間從事集郵活動的理監事們,的確倍感辛苦,但是為了郵會的活動,還是各自分工合作、無怨無尤的完成了工作,的確也需要給他們一些鼓勵的掌聲。
    此次會員大會紀念郵展與會員大會一併舉行,前一天晚上在代理事長謝俊儒率領中原大學集郵社謝家齊社長及社員支持下,於凌晨二點多完成裝框作業,此次展出之郵展,皆是會員之展品,有朱明德之名人郵集,及大陸賀年明信片,及蔡嘉恆之黑便士郵票、民主國郵票、大龍郵票選輯、黃為恭之航空郵票及原圖卡,共展出三十五框。一早九時未到,即有參觀人員及會員報到,此日正逢故宮古畫牡丹花自粘郵票發行,很多郵友參觀之餘,也忙著製作首日實寄封及紀念封,因此次之臨局郵戳圖案亦刻牡丹花圖案,配合郵票之發行(圖一)。此次與中原大學集郵社合作在該校活動中心舉辦該郵展,該校學生、參觀者絡繹不絕,同時亦有當場提出集郵相關問題,均在集郵社長謝家齊同學的帶領參觀及講解下,對集郵都有了正確的了解。五月十三日是中原大學集郵社舉辦母親節郵展的日子,在此祝賀該社展出成功。八月份與遠東百貨公司合辦郵展之事宜能順利展出。(桃園郵訊22期 84年6月)

黑人 2007-09-13 21:58
                                                  大陳島一亭郵戳實寄封
      大陳島為台山列島主島,屬於浙江省溫嶺縣,全島面積十五.四平方公里,南距台灣基隆港二百三十餘浬。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時,部份軍民撤至該島,因郵遞業務增加,乃於民國四十年設立大陳島郵政代辦所,隸屬於基隆郵局,民國四十一年九月一日郵務激增,為擴大營業乃將原先之代辦所升格為三等郵局,使用台灣、大陳島郵戳,民國四十四年元月二十日,共軍攻佔位於大陳西北方,距大陳12浬之江山島,二月六日大陳撤守,駐軍移金門、馬祖,百姓一九四四九人遷台灣。大陳島郵局於四十四年二月七日撤銷。
      另在民國42年4月13日設置大陳島郵局第一郵亭,使用大陳島一亭郵戳。大陳島及大陳島一亭郵戳對於蒐集郵戳者,均是夢寐以求的郵品。筆者有幸在經過多年的尋找,承蒙收藏者惠賜,獲得一封銷大陳島一亭郵戳之實寄封影印本,今刊出與讀者諸君共享之。此封背貼鄭成功像四角票一枚,銷大陳島一亭42年12月29日,台北43年1月4日轉口戳及烏日43年1月5日到達戳。(此封目前由徐姓郵友收藏)(桃園郵訊35期 85年7月)

黑人 2007-09-14 21:21
                                  馬相伯先生百齡紀念與追思馬相伯先生紀念郵戳欣賞
    馬相伯先生,江蘇省丹陽人,手創復旦、震旦兩所大學,為國家培育不少人才,于右任諸先生皆出其門下。民國28年4月6日適逢百歲壽誕,全國各地均為馬相伯先生舉行百齡慶典,重慶各界於當日五時假第一模範市場舉行慶祝大會,重慶郵局特別使用馬相伯先生百齡紀念特戳一枚,以硃印蓋銷(圖一)。
    不久之後,11月4日馬相伯在諒山逝世,全民共悼舉國同悲。11月26日在勸工局街舉行追悼大會,會場並備有追悼馬相伯先生紀念戳(圖二)此封蓋追悼馬相伯先生紀念戳實寄封之收件人徐宗本先生乃是此次追悼大會的司儀,徐先生是等追悼大會完成散會後以「追悼馬相伯先生大會籌備處」銜戳的信封,蓋紀念戳送到郵筒內實寄。百齡紀念與追悼紀念戳在同一年使用,亦屬首見。(桃園郵訊35期 85年7月)

黑人 2007-09-25 09:55
                                                            台灣早期手蓋宣傳戳
    宣傳戳是郵局配合有關業務宣傳和全國性政經文化重要活動需求,刻製宣傳圖文戳記蓋在郵件上,已達宣傳效果。宣傳戳有機蓋宣傳戳和手蓋宣傳戳二種,民國89年5月苗栗徐盛淇郵兄自費出版印製「台灣郵區機蓋宣傳郵戳圖錄」一書,介紹民國40年起開始使用之宣傳機蓋戳至民國79年止共收錄有177種之多,嘉惠郵壇收集同好。至於手蓋宣傳戳,根據今日郵政民國50年3月20日出版之「台灣郵區紀念郵戳」一書,刊載第一枚宣傳戳是民國41年3月9日之台灣造林保林運動週(圖一)刻有日期.使用期限是41年3月9日至3月15日。但是沒有圖案日期,純宣傳文字之手蓋宣傳戳卻未列入該書之內,時間一久就很難考究其確實之使用日期。
      今介紹二件手蓋宣傳戳實寄片供郵友參考:
1.    鄭成功像第三版明信片,由善化41年11月12日寄至台東41年11月14日落地戳,蓋長框「郵票請正貼在中西式信封左右角」藍色宣傳戳(圖二)。
2.    老版莒光樓小字標語橫式明信片,由台中番子寮寄彰化竹塘鄉,銷43年11月19日建民村信櫃戳和溪州中轉戳,同時蓋有無框「要想早日完成反攻復國大業必須海內外弟兄大家一條心,請快購買救助越北僑胞郵票」紫紅色宣傳戳(圖三),此宣傳戳是為43年10月1日發行之救助越北僑胞附捐郵票而宣傳,附捐郵票所得捐款悉數撥允救助越北僑胞之用。(郵林月刊271期93年3月)

黑人 2007-09-29 22:02
                                                          早期山西太原檢查戳      今年西元2003年是太原市建城2500年週年的日子,公元前479年,在晉國六卿專權的激烈角逐中,深謀遠慮的趙簡子命令家臣董安於遠離其他五卿的勢力範圍的懸甕山下,晉水之濱建造城池,因為於晉水之北方而稱之為晉陽,這就是太原建城的由來,距今整整2500週年。
      介紹一封民國6年由直隸郭莊鎮寄山西文水之實寄封(圖一):貼有北京一版帆船郵票1分票3枚(國內信函郵資3分使用期間是1910.8.5—1922.10.31)銷直隸郭莊鎮六年九月十一日中文腰框戳,經正定府(今河北西部) 六年九月十三日英漢腰框戳,至文水縣九月十六日中文腰框戳,郵程6天,郵路非常清楚,此封進入太原時並蓋有「山西太原省檢查員驗訖H」漢英方框檢查戳記(圖二),此檢查戳記的編號是「H」,應還有其它編號檢查戳記存在,此時正值「護法戰爭」,所以進入山西的信件大都有檢查,以防止情報消息走漏,並加蓋檢查戳記以示負責。民國六年七月,國父  孫中山先生反對北洋軍閥解散國會,率駐上海海軍和部分國會議員至廣州,八月廿五日召開非常國會,三十日通過軍政府組織大綱,九月,國父  孫中山先生當選為大元帥,領導支持的軍隊對抗段祺瑞和閻錫山合流的北洋軍閥,遠征湖南的閻錫山晉軍混成旅全遭消滅,進而退回山西,暫緩向外擴張勢力。閻錫山從辛亥革命太原起義被推舉為山西都督至三十八年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統治山西長達三十八年之久,可謂是山西近代史的歷史代言人,在歷史上也頗受爭議,其中民國六年之護法戰爭和十九年之中原大戰,中國人自相殘殺,消耗了太多內力,進而影響了中國的進步。(郵林月刊267期 92年11月)

黑人 2007-10-05 23:44
                                從日據日本勸業銀行實寄封--看土地銀行古蹟建築

        最近看到幾封日據時期由各地寄往台北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實寄封片,但是地址不同,

1.壹錢五厘明信片--新竹6.2.15(昭和)寄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有6.2.16(西元1931年)收件章,地址是台北市表町二丁目十一番地。(圖一)

2.十四錢掛號豐--台東16.7.1(昭和)寄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有16.7.3收件章(西元1941年),地址是台北市表町一丁目二番地。(圖二)

於是上網查詢資料,原來是台灣土地銀行的前身,日本勸業銀行在台支店於民國12年(西元1923 年)創設,現址則為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創建,現在列為三級古蹟,所以就可證明創設當時和現在台北市襄陽路25號是不同的地方。郵票.封.戳是歷史和知識的一部份,能進一步探討也就達到集郵的益處---益智

參考台北市古蹟巡禮資料---來看三級古蹟建築。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舊廈(土地銀行)採用了厚重的西洋式樣,仔細看建築裡的雕飾,除了具有古埃及和馬雅異國裝飾花樣外,也混滲出多種異國風味。這棟建築物的最大特色,是結合了傳統日本和埃及建築的趣味,呈現另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風格。此外,建築物主要採用鋼骨水泥構造,外牆以模仿石材質感的人造石片做成十三根巨形刻槽圓柱,質地細緻就有如真正的石材一般,而門窗的花岡石則是來自日本。勸業銀行整體的色調一致,灰白色給予人銀行業宏偉穩重的感覺,也象徵帝國主義統治下金融的安全性和牢靠。而建築的紋飾上,長條的波浪和內縮式的女兒牆間,是最明顯的邊紋。在裝飾上,則有獅頭面身以及柱頭上的特殊人頭浮塑為其修飾,顯得頗為神秘。反寫的S形裝飾,源自於南美雅馬文化,是重要的指示標,其特殊的建築風格充份展現出大時代背景的特色。

黑人 2007-10-10 09:25
                                                      悼雞晨郵翁周冀成先生
        郵壇人士敬稱「雞老」之周冀成先生於八月十日,於新店自宅仙逝,享壽九十。周冀成先生,字雞晨,上海市人,早年曾為中國集郵協會發起人及中興郵學會首任理事長,為感念其奉獻郵壇數十載,使集郵者獲益良多,由片封簡彙訊社與碧潭雅集於九月十日在郵政博物館舉辦「雞晨郵翁周冀成先生紀念郵展」以示悼念。設有臨時郵局及紀念封(圖一)。
      筆者有幸與周先生認識是由當時周雞晨先生於民國七十五年元月卅日在凱燕週訊發表之郵文「一元錢交個朋友,你願意嗎?」郵文中提及一元錢乃是邀請您買一張普通明信片;寫上新店23140郵箱五五號,周雞晨收。同時懇求勿忘寫貴處五位郵遞區號。(當時實施五位數郵遞區號,周先生亦不忘為郵局宣傳)你就成為萬郵齋中的一位郵友,並希望此項資料能積成萬張,是萬郵齋成為「萬友齋」。閱讀完此文後,於是依式寫上一明信片寄出,二月五日即接到編號片友10號之回片,並附贈小句如後「朱爾鈐章,明耀郵光,德智兼雙,孟晉無疆」周雞晨率子一申致意75.2.3.(圖二)。此片有一特別處乃寄信人及收件人五位數郵遞區號以紅筆填寫(圖三)提醒我郵人寄郵勿忘書寫五位數郵遞區號,但後來五位數郵遞區號又改回原來之三位數郵遞區號,有負周先生之美意。早期周先生亦有以玉照旅行片簽名蓋章贈送郵友收藏(圖四)。賭物思懷,謹以此文悼念郵壇大老周雞晨先生。(桃園郵訊25期.84年9月)

黑人 2007-10-28 21:30
                                                        國父像火炬圖10元明信片
    民國34年10月1日起調整國內郵資,明信片郵資由1元調高為10元(34年9月22日起取消本埠郵資),為供應新調高明信片郵資的需求,上海供應處印製了國父像火炬圖10元明信片,於35年7月31日發行,用紙是深黃色黃卡紙。
    10元明信片的印製產生多種版式,簡單分為「T」字線相連和不相連,標頭「片」字有長撇和短撇之分(圖一),另外標頭長度不同及標頭與郵資符誌距離之不同,有多種版式。35年11月1日起國內明信片郵資由10元調高為50元,所以火炬圖10元明信片真正使用時期只有3個月,為配合50元明信片的需求,南京郵政總局通令各地郵區管理局以各種新舊庫存明信片加蓋「國幣伍拾圓」出售,計有十三個郵區加蓋,於36年4月1日起陸續發行,加蓋地區有安徽、福建、河南、河北、湖南、廣西、廣東、貴州、上海、山西、陜西、西川、雲南等十三個郵區,因10元明信片是新發行不久之明信片,每個郵區都有庫存,所以十三個加蓋郵區都有加蓋發行(圖二)。
    圖三是國父像火炬圖10元明信片加貼國父像百成二板10元票4枚,郵資共計50元,銷北平36年4月1日漢英點線日戳實寄當地,背有北平36年4月2日漢英實線落地戳。
    圖四是國父像火炬圖10元明信片加貼國父先烈像國幣改值郵票10元和20元各一枚,郵資合計40元,銷杭州蔣主席六秩壽辰35年10月31日航空暨台灣基隆,有基隆35年11月2日日式櫛型落地戳,(國內航空郵資35年5月3日至35年11月8日不論遠近是30元)符合郵資,郵程三天,比起現在大陸台灣互寄航空郵件要一星期才能到達,不可謂不快,此片有一特點是10元郵資明信片尾日實寄片,雖然郵資符誌旁所留空位太小,以致未能銷上紀念戳,但是此10元郵資卻是包含在航空郵件郵資內之使用例。
    另外還有大陸淪陷後,人民郵政因紙張缺乏,利用庫存之10元明信片在郵資符誌上加蓋「原印郵資作廢」標頭加蓋「中國人民郵政明信片」使用時須加貼郵票之註銷明信片。(圖五)中縣郵訊100期郵展特刊.91年10月

黑人 2007-11-16 19:44
                                                                      古代科學家----郭守敬
        大陸於1962年12月1日發行一套古代科學家郵票,其中面值20分者是元代科學家、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及數學家---郭守敬。(公元1231—1316),字若思,順德刑台人(今屬河北),曾經擔任水監和兼任提調通惠河朝漕運事,修治過很多河渠。
        郭首敬與王恂、許衡等人共同編制了比過去準確的《授時曆》,實行達360年之久,為我國曆法上實行最久的曆法,它注重實踐,擅長於製造儀器,創造和改進了簡儀、仰儀、高表、候極儀、景符等十餘件觀測天象的儀器以及玲瓏儀、靈台水渾等表演天象的儀器。同時在全國各地設立27個觀測站,進行規模巨大的大地測量工作,重新觀測28宿及其他一些恆星的位置,測定了黃赤交角,達到較高的準確度。
        近日購得一封貼有郭守敬20分票和普票2分合計郵資22分,由四川成都1963年3月29日寄美國,沒有落地戳,查1955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大陸寄國際之水陸信函郵資是22分,此封符合當時之郵資。(桃園郵訊58期87年6月

黑人 2007-11-19 20:01
                                                由明信片看「寄日本明信片郵資」
        近日承蒙郵友惠贈清三次蟠龍明信片雙片之回片寄日本實寄片影印本(圖一),此片由濟南丁未年九月廿七日(西元1907年11月2日),經上海日本客郵戳1907年11月6日及上海漢英1907年11月8日中轉戳,至日本落地戳不清,貼蟠龍半分票1枚,合計郵資1.5分,心想早期寄往國際之明信片郵資應為4分,均加貼3分票,為何此片只貼半分票1枚,原來還有一段不平等的典故。
        郵政國管之初寄日本之郵件,均按國際郵資收費,明信片郵資為4分,但因中日甲午之役,清廷戰敗,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等地及承認朝鮮獨立自主。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割讓庫頁島及關東租借地給日本,以致寄日本的郵資原先僅限用於日本本土,爾後因侵佔的土地日廣,逐漸包括至朝鮮、台、澎、及關東租借地,由1903年簽訂郵件協定後,寄往日本明信片郵資如下︰
一. 1903年7月18日---1925年10月31日為1.5分
二. 1925年11月1日---1932年4月30日為2分
三. 1932年5月1日---1932年5月19日為3分
四. 1932年5月20日---1940年9月19日為2.5分
五. 1940年9月20日---1941年10月31日為4分
六. 1941年11月1日起為8分
1942年11月1日起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劇烈,停收寄往日本郵件,抗戰勝利後寄日本之明信片,自民國35年12月30日起恢復收寄,普通信函則自36年2月17日起恢復交寄,均按國際郵資收費,廢棄了這不平等的郵政協定。參考資料中國郵資(桃園郵訊58期87年6月)

黑人 2008-02-13 21:08
                                                        三分明信片郵資
      明信片郵資三分,查《中國郵資》使用期間為民國21年5月1日至5月19日止,只使用19天,為何此項郵資只實施19天,5月20日起又調低了部分郵資呢?原來其中是有典故的。
        民國14年11月1日調整郵資後至21年4月30日國內郵資均無變更,但因多種原因造成郵政部門之虧損,交通部令郵政總局擬具辦法轉呈行政院,酌加郵資以補虧損。國內互寄信函郵資由四分增為六分,國內互寄明信片由二分增為三分...等等,經行政院會議通過,並核准於民國21年5月1日起實施,但因調整過程中,一些報紙媒體已透露消息,引起各地書葉同業公會之反對,並紛紛致電各部院,收回成命。交通部在各方面壓力下,於5月4日呈文行政院,將國內互寄信函減去一分,明信片減去半分,書籍印刷物原增之郵資一律減去...於同年5月20日實施,這就是為何僅19天又開始調降資費的原因。
現在介紹二枚三分郵資明信片供郵友參考如下:
1.          綠二分中法文標頭名姓版明信片,加貼國父像倫敦二版一分票,合計郵資三分,銷安徽龍灣21年5月14日實線中文戳,到達戳是屯溪21年5月14日漢英戳。(圖一)
2.          綠二分中文標頭姓名版明信片,加貼國父像倫敦二版一分票,合計郵資三分,銷浙江留下21年5月4日實線中文戳,餘杭21年5月5日中轉戳及深渡21年5月6日落地戳。(圖二)(桃園郵訊61期87年9月)

黑人 2008-02-13 21:10
                                                  郵政總局請控制郵票發行量
        87年3月20日將發行元世祖出獵圖古畫郵票,取自故宮收藏,深受海內外集郵人士喜愛,構思格局均突破傳統,足見郵局有革新的氣魄。郵票發行量是460萬套,小全張600萬枚,有人看好其問市能帶動古畫郵票的蒐藏熱潮,有人持悲觀見解,如此大的發行量,勢必使雪上加霜的郵市,更加無法抬頭。
        集郵四益「怡情、益智、儲財、會友」站在怡情、益智、會友為目的的集郵人,花48元能買一套郵票和小全張欣賞到元朝畫家劉慣道所會的元世祖出獵圖真跡,可謂價錢公道,站在兼儲財為目的集郵人,如果3至5年內還在郵局能買到,的郵票,就無儲財可言了(因81年起郵票發行量加大,目前尚有大部分在郵局均有出售),所以買一套欣賞足矣。600萬枚小全張發行量,台灣有如此數量之集郵人嗎?以大陸12億人口充其量也大約發行2000萬套左右,而台灣2100萬人口卻發行600萬枚,的確值得商榷。但是郵政總局總是有句名言「郵票並非專為集郵者而發行,而是郵資付費的憑證」。但是這套郵票的發行,19元票橫幅排名第一,根本不適合撕下寄信付費,完全是為集郵人所設計,使集郵者收藏後,比較不會以打折票售出貼信,打得是純淨利的算盤,但是發行量少又會成為炒作的標的,又是郵政總局所不願見到的,筆者提出二點建議公郵總作為郵票發行量的參考,使郵總、郵商、集郵者三者之間的認知能縮到最小。
1.    為防止郵票炒作,集郵者買不到郵票而抱怨,需大量廣告宣傳使集郵者向郵局申請為集郵訂戶,統計申請數量之依據。
2.    郵票發行應公告停售日期,時間一到立即繳回銷毀,如此便能統計出市場之需求量,除怡情、益智、會友外,還能穩定集郵者的儲財觀。
          郵總曾於民國72年9月1日發行第四十屆記者節紀念郵票,公告起停售日期為六個月後之73年3月1日,使集郵人口漸漸增加,74年7月18日發行古代雕象牙郵票公告起停售日期為一年,78年7月28日發行茶壺郵票公告起停售日期為一年六個月,78年9月1日起發行之范仲淹千年誕辰紀念郵票公告起停售日期為二年,73年至79年之間集郵人口穩定成長,也為郵總的集郵收入淨賺不少,但是見好的郵總不以此為滿足,從80年起取消公告停售日期,發行量最高到達1350萬套,造成郵市不振,打折票處處可見,貼信使用的結果只是使郵局勞動成本增加,並未實質獲利,因果循環,還請郵總多加三思而行。
(桃園郵訊55期87年3月)

黑人 2008-02-13 21:14
                                                    七七事變六十週年
      七事變亦稱盧溝橋,是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開始。六十年前,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宛平附近連續舉行挑釁軍事演習,七月七日夜晚,日本軍藉口一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要求中國駐軍撤出宛平,這些無理的要求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日軍立即砲轟宛平城及盧溝橋,中國駐軍奮起還擊,即是「七七事變」的由來。
        民國27年7月17日先總統 蔣公在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圖一),宣佈全面抗戰的決心,展開了歷時八年的對日抗戰。筆者有一枚明信片銷漢口26年7月7日郵戳及粵湘鄂贛特展聯合展覽郵局26年7月7日臨時郵局戳(圖二),今逢七七事變六十週年,刊出該戳與讀者共同回憶六十年前全民抗戰之決心,粉粹了日本三月亡華的夢想。(桃園郵訊46期86年6月)

黑人 2008-02-13 21:22
                                            敬悼集郵家-----王宗權先生
        十二月九日接到由彰化寄出之訃文,方知集郵家王宗權先生於十二月4日仙逝,聞訊令人震驚與懷念,王宗權先生熱愛集郵,常為各郵刊執筆寫郵文,曾任彰化縣集郵學會理事長及其他郵會常務理事等重要職務,辦理中華郵訊和華夏郵苑等郵刊,喜好與青年郵友交往,提攜後進,教導正確集郵觀念,熱心參與集郵活動,深得集郵朋友的愛戴與尊敬。
      我踏入集郵界已有十七年時間,在集郵之初期,認識了王先生,承蒙其教導及提供郵刊閱讀,漸漸對集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興趣,進而成為終身知嗜好,也為工作之餘提供了精神糧食,時常書信往來向這位集郵導師請教,受益良多。
      三月初,一趟彰化之旅,順道前往拜訪王先生,承蒙熱情款待,並參觀其郵集與藏刊,臨去時蒙惠贈郵刊與郵品,此景彷彿尚在眼前,如今卻是天人永隔,令人心生懷念。賭物思懷,今刊出收件人為王宗權先生之限時明信片,由魚池四十六年五月廿八日十二時寄至台中四十六年五月廿八日十六時四支(限時)落地戳,供郵友欣賞,以悼念集郵家-----王宗權先生。(桃園郵訊52期86年12月)

黑人 2008-02-19 20:22
                                慶祝八六光輝十月∼銀圓郵票暨明信片發行百週年郵展
      十月一日是第一套正式銀圓郵票「石印版蟠龍、躍鯉、飛雁郵票」,及我國第一枚郵資符誌官片,面值一分,清一版蟠龍明信片發行百週年的日子,為紀念此郵壇的大日子,由郵政博物館、中華民國方寸集郵協會、海峽兩岸郵史研究會和中華民國郵政退休人員協進會集郵委員會共同於郵政博物館六樓特展室舉辦「慶祝八六光輝十月銀圓郵票暨明信片發行百週年郵展」,由86年10月9日起,展至10月31日止。10月9日郵展開幕當天,因郵政博物館加印紀念封免費贈送參觀民眾,一早就有郵友排隊等待領取,並有售紀念明信片一套二片(圖一)。
        郵展典禮準時於十時在郵政博物館六樓特展室展開,貴賓雲集,約有百位郵友參加,典禮剪彩儀式由集郵處蔡處長、郵政博物館陳館長、方寸集郵協會張理事長、海峽兩岸郵史研究會盧會長、郵政退休人員協進會集郵委員會王委員共同主持,並由郵政博物館陳館長致詞說明此次郵展由方寸集郵協會張理事長及海峽兩岸郵史研究會盧會長於八月底九月初提出方案,原擬十月一日舉辦此次郵展,但為配合光輝十月郵展,以致延至十月九日合併舉行,各位集郵家所提供之郵集保險金額超過一億元以上,是難得一見結合銀圓郵票與片封簡的郵展,來賓致詞有張理事長說明此次郵展的意義,1896年3月20日(清光緒22年2月7日)清朝政府批准成立國家郵政,原擬以次年1月1日正式開辦(後因故延至2月2日開辦),郵資也決定由銀兩(紋銀)改為銀圓(洋銀)並發行銀圓面值郵票。但因時間匆促,正式的銀圓郵票無法趕在國家郵政開辦之時發行,乃將海關時期型用之萬壽票、小龍票和未用之三分紅印花票等加蓋暫作洋銀郵票使用,1897年1月2日起陸續發行,發售至9月30日止,自10月1日起第一套正式銀圓郵票和第一枚清一版蟠龍明信片正式發行使用,並歡銀於10月12日上午十時參加由本人主講之「蟠龍銀圓郵票」專題演講(另有一場10月26日上午十時由何輝慶教授主講「我國明信片的收集與佳品欣賞」),來賓周一申先生受邀致詞說明舉辦此次郵展的正面意義,建議能將此次郵展作品配合全省各郵會作全省巡迴展出,以達到集郵水準全省均衡發展的地步,禮成之後正式開放供民眾觀賞。
      本次參展郵集如郵展目錄(圖二),全是集郵家精心製作之郵集,展品珍品如林,真是難得一見,如華洋書信館實寄封、萬壽票加蓋之四複八倒、紅印花小壹圓及紅印花原票和各類加蓋錯體票、中華民國共和紀念票未發行之母模試印票、無齒票、正式票、國父像紐約版貳圓中心倒印票,及一些特殊郵戳、郵資、郵路之實寄封片,明信片有清蟠龍三次片雙片之右摺實寄片,國父像一元五角老台幣明信片之八聯片和限東北用之原片八聯片,早期官製保險價信封從清一次蟠龍明信片開始之片封簡大致均有展出,但未見國父像明信片之郵集展出是一遺憾。
    此次郵展至10月31日止,對參觀過郵展的郵友可謂受益良多,不論是郵識的獲得或是郵品欣賞真是至善至美。(桃園郵訊50期86年10月)

黑人 2008-02-19 20:25
                                                            上海國內資費已付郵戳
        國內資費已付郵戳大都是用以蓋於整付郵資之大量同等資費郵件,以作為郵資已付之標記,或是處於通貨膨脹時期,資費調漲頻頻,郵票短缺時,作為以戳代郵之標記,以戳代郵這種情形,在民國37年底因國幣幣值波動,乃以金圓為幣值,金圓幣值又波動,改以銀圓為幣值,以致郵票短缺印製不及,產生了使用資費已付郵戳代替郵票的情形。
        筆者存有一枚銷上海國內資費已付三十七年四月廿二日本埠印刷品實寄封,落地戳為上海三十七年四月廿三日中英文點線戳,此時期印刷品郵資初重100公克為國幣三千元(37.4.5—37.7.20),應是整付郵資之大量同等資費郵件,但從中國郵票目錄中編號常54,國父像改值高額郵票於37年4月發行時,最低面額為五千元平信郵資,最高為六萬元,卻無三千元印刷品郵資之郵票,或許是這個原因才交給郵局付費後,以加蓋國內資費已付郵戳寄出吧。(桃園郵訊54期87年2月)

黑人 2008-02-19 20:33
[hide=20]                                                  國父像明信片之北京航空戳實寄片   

        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了飛機,在首次飛行試驗成功後,名揚全球,將人類帶進航空時代。我國首次載運郵件是民國9年5月7日北京至天津間之試航,直至民國10年6月1日 北京郵政總局和航空署預定開辦自北京經天津、濟南、徐州、南京至上海之京滬航空線,因籌備不及,延期至7月1日 先行開航自北京至濟南段,當日並發行我國首套航空郵票五枚,國內航空郵資也於該日首次實施,當時信函、明信片和新聞紙等航空費基本單位郵資是15分,另外國際航空郵資首次實施日期是民國13年8月8日 ,緣由莫斯科至哥尼斯堡夏季航空郵務開通,全線1120公里,由此線去歐洲郵件可提早三日到達,所以郵政總局接到蘇聯郵政通知後,於13年8月8日 通告公眾,凡寄往歐洲之信函和明信片均可交由該航線空運,但必須於封面上註明經由莫哥航線,以哈爾濱為該線之航空郵件互換局。

        航空實寄封片常見到有銷首航戳、紀念戳、標示戳和貼有航空簽條或手寫航空等顯示以航空郵件交寄,期望郵件能迅速到達收件人手中,今筆者介紹二片較為特殊航空實寄片,郵戳是北京航空戳,與讀者分享。

        圖一:國父像1分明信片加貼烈士像郵票3分、8分、10分各一枚,合計郵資22分,北京航空寄日本東京,銷北京(航空)戳30年2月10日經日本橋昭和16年2月13日 至東京。

        圖二:國父像2.5分明信片加貼國父烈士像郵票0.5分、1分、8分、10分各一枚,合計郵資22分,北京航空寄日本東京,銷北京(航空)戳30年3月27日(圖二A)經日本橋昭和16年3月31日 至東京。

        以上二件航空實寄片為同一人於不同月份寄出,銷北京(航空)戳,在實寄封片中較為特殊少見,當時北京屬華北淪陷區,外埠明信片郵資(與寄往日本郵資相同)1940.9.23至1943.10.31是4分,由這二片航空實寄片推算航空郵資是18分,至於華北淪陷區航空郵資尚無正式官方檔案的發現和紀錄,只能從發現的航空實寄封片中去紀錄,發掘正確的航空郵資實施日期。華北淪陷區實施的幣值是聯銀幣,1941年6月5日 才開始發行偽華北郵政郵票,在此之前使用國統區法幣幣值郵票,發行郵票初期亦能見到法幣和聯銀幣值郵票混貼的情形,越到抗戰後期這種混貼不同幣值的實寄封就很少見到了。(寶島郵訊282期96年12月)

                                      參考資料:中國郵資[/hide]

黑人 2008-02-22 20:07
                                                                    快信票實寄封
        中國第一次發行快信郵票(又稱加緊信件快信票)是清光緒31年(西元1905年),當年秋天天津、上海、北京監試辦快遞事務,實施以後效果良好,1909年5月起在全國五十郵局間正式開辦。公眾交寄快遞信函,應於信背黏貼快信郵票,每信一張,美彰銀圓壹角,包括普通和掛號費在內,由光緒31年10月15日至民國5年元月31日止。民國5年2月1日起,快捷郵件按件收取壹角外,另加普通郵資而且停止使用快信郵票,不論快遞或普通郵資,一律貼用普通郵票。今介紹二封貼快信郵票實寄封,供郵友參考。
1.          第一封(圖一)紅條封郵和扣寄黔縣,封面有「加快」二字,由漢口源大昌莊已快信方式寄黔縣,封面有漢口三年正月廿七日英漢腰框式郵戳,背面有錢縣三年二月初一到達戳,貼有民國二版快信票一枚加蓋「通」字。
2.          第二封(圖二)封背貼帆船票壹角1枚及三分1枚,並加貼民國二版快信票一枚,銷黔縣元年二月十三日英漢腰框式郵戳及安慶府元年二月十六日到達戳,此封之元年戳乃是洪憲元年戳,至於為何貼壹角快信票同時加貼十三分郵票快信郵資,則是百般不解,因民國5年2月1日起,除快捷郵件按件收取壹角外,另加普通郵資三分,而且明文規定停止使用快信郵票,但民國6年又發行第三版壹角飛雁中華民國加印ABCD英文聯號加緊信件五聯票,在此提出向集郵先進請教。參考資料中國郵資(桃園郵訊44期86年4月)

黑人 2008-02-24 10:28
                                                    帆船票特殊郵戳實寄封
    我國開國後首套正式印製之常用票為倫敦版帆船票,由英國華德路公司以雕刻凹版印製,民國2年5月5日發行(郵政總局郵票目錄記載,但目前發現最早的實寄封片是2年9月),至今已有85年的歷史了,期間有北京一版帆船票和北京二版帆船票的發行,更有以帆船票加蓋限省貼月及加蓋「附收賑捐」郵票和
改值郵票之發行,使用了二十幾年,真是琳瑯滿目,並且造就出「宮門到印」、北京一版「限省新貼用」、三分暫作貳分倒蓋票..等著名變體票,均為中國郵票中的珍品。
今介紹二封較為特殊郵戳之帆船票實寄封與郵友共同欣賞:
1.          陜西雙泉寄蘭州之雙掛號封(圖一):此封貼北京一版帆船票2分5枚,3分1枚,合計郵資13分,陜西雙泉5年8月16日中文腰框戳,到達戳為蘭州府5年8月30日英漢腰框戳,符合當時雙掛號郵資,較為特殊的是封背下銷有一中英文六角框檢查戳「蘭州檢查員B檢訖CENSORED」,較為少見。
2.          天津快信寄北京實寄封(圖二):此封背貼北京二版帆船票3分4枚,1分2枚,合計郵資14分,銷天津14年11月17日14時英漢戳,到達戳為北京14年11月17日21時英漢快信戳,符合當時之快信郵資,此快信郵戳見有四種,有北平、北京二種,各有英漢、漢英各一種。民國5年2月1日前之快信(快遞),皆貼壹角之快遞郵票,民國5年2月1日起藤只使用快信專票,改按件收取壹角快遞費及普通郵資。
(87年8月台灣北區六縣市慶祝集郵節聯合郵展紀念郵訊)

黑人 2008-02-24 10:32
                                      國父像15分改12分雙明信片的另一項用途
        國父像15分改12分明信片於民國24年初印製完成,但因國際明信片郵資於民國24年6月1日起由15分調降為12分,以致改為加蓋「暫作壹角貳分」出售,有單、雙明信片兩種,等到民國25年2月1日起國際明信片郵資又調整恢復15分,原片再於此時出售,暫作12分明信片使用時間短暫。直到38年3月18日以庫存之國父像明信片加蓋「掛號郵件回執」片400萬片,即有以國父像15分改12分單、雙明信片加蓋者,使用期間在1950年至1954年間,此種「掛號郵件回執」片是中華郵政加蓋,但使用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初期,這是較為特殊的例子。解放後由於客觀條件紙張缺乏,除1949年發行了毛像之專備黨政軍供給制人員購用之40元明信片外,其他初期均是以國父像明信片註銷面值或加蓋改值使用。
        最近由浙江郵電局流出一批人員紀錄卡,是由國父像15分改12分雙明信片拆開加蓋者(圖一、圖二)共兩種,期片幅裁為長12.8cm,寬為8.2cm,大陸解放初期物質缺乏,將庫存之民國明信片集郵簡廢物利用,裁切加蓋作為人員紀錄卡使用,大量加蓋加蓋使用的結果,以致使國父像15分改12分雙明信片存量減少,目前在郵市較少見到。(桃園郵訊48期86年8月)

黑人 2008-02-24 10:35
                                              清四版蟠龍雙明信片之實寄片
      清朝於1897年10月1日發行第一枚清一版蟠龍明信片,至今年1997年剛好屆滿百年,郵政博物館於10月9日至31日舉辦「銀圓郵票暨明信片發行百週年紀念郵展」,除展示展示銀圓加蓋票與銀圓郵票郵集展覽外,其片封簡的展示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是難得的一次大郵展,可貴的是12月25日在彰化舉行的全國郵展中,黃元明先生之大清明信片郵集參加片封簡類展出,榮獲大金牌獎,可見片封簡已受到重視與郵友喜愛。
    清四版蟠龍明信片發行於1908年5月,面值一分,刷色綠色,該片於民國成立時,在郵資符誌上加蓋宋字體「中華民國」,未加蓋原片使用至1914年4月1日止。今蒙陳姓郵友惠贈二片清四版蟠龍雙明信片之實寄片影印本,去片和回片未撕開,一片國內實寄片,一片國際實寄片,今介紹與郵友欣賞:
1.          國內實寄片(圖一):該片由江西(地名不清)寄汕頭,銷江西辛亥六月八日干支戳(西元1911年7月3日),中轉戳是九江1911年7月4日中英小圓戳,落地戳為汕頭1911年7月14日,郵程十一天。
2.          國際實寄片(圖二):該片由牛莊寄奧地利,加貼蟠龍1分票與2分票各一枚,郵資4分,符合當時寄國外明信片之郵資,銷牛莊1909年4月7日中英小圓戳,中轉戳是奉天1909年4月8日中英小圓戳,經西伯利亞到達WIEN 1909年4月24日,郵程17天。(桃園郵訊53期87年元月)

黑人 2008-02-25 20:52
[hide=10]                                                  新台幣時期之早期欠資封

      欠資的形成有未貼郵票、超重、印刷品改寄、夾寄郵票、夾寄鈔票、貼用無郵資效力之票券、郵票污損、誤計資費等原因,造成郵資短缺,在67年5月31日止,郵局對欠資費的處理方式是以欠資金額加倍收取,但是在新的資費調整初期,短貼郵資的欠資郵件會有幾天緩衝期,只蓋上欠資戳記僅收取欠資差額,未加倍收取,這也是中華郵政人性化的一面,值得嘉許。

        今介紹二封欠資實寄封,一封是短貼郵資,一封是未貼郵資供郵友參考:

圖一:第一封是四十二年花蓮寄高雄的函授去回函,類似雙明信片的去片、回片是連在一起的、去回函右上角均印有「貼足郵票貳角」的方框,此件去函是請批改作業貼有鄭像改值二角郵票一枚,銷花蓮(丁) 四二年六月廿五日 實線大圓戳寄高雄(丁) 四二年六月廿六 中英文戳(圖一A)。回函未貼郵票,回函內有批寫回函請貼郵票二角,銷高雄(丙) 四二年七月二日 中英文戳,蓋方框黑色T欠資戳記及寫紅字8角(圖一B),以信函資費欠資4角加倍收取,到達花蓮貼烈士像欠資郵票肆角直雙連帶版銘,銷花蓮 四二年七月三日 實線大圓戳(圖一C),另外旁邊再蓋有花蓮(丁) 四二年七月四日 實線大圓戳。如以回函右上角印有「貼足郵票貳角」的方框來看,此件欠資二角,加倍收取欠資資費,也應該只收四角,寄件人當初的粗心,忘記貼上二角回郵郵資,換來的卻是八角的欠資費用,真是得不償失。

圖二:第二封是四十二年斗南寄台南的公文封,斗南寄出時未貼郵票,銷斗南 四二年十一月廿四日 實線大圓戳,蓋黑色T欠資戳記及寫紅字八角,以信函資費欠資4角加倍收取,到達台南貼烈士像欠資郵票捌角一枚,銷不清楚台南郵戳,封背面另蓋有台南(乙三) 四二年十一月廿五 日中英文戳(圖二A)。

        67年6月1日起欠資郵件改採以欠資金額再加手續費三元方式執行.至今未改變,只是手續費76年8月10日調高為四.五元,80年7月20日再調高為五元。在清清集郵網封片簡討論區由林茂興先生發表「新台幣時期欠資郵件之處理方式」的主題,有發表欠資標示方式、欠資發生原因、欠資處理方式、欠資郵件之投遞等配合實寄封片的對照,對欲了解和收集欠資封片的郵友是很好的啟蒙資料。(2008.1.27完稿)

參考資料網站:清清集郵網封片簡討論區 林茂興 先生發表「新台幣時期欠資郵件之處理方式」的主題http://chch.idv.tw/phpwind/read-htm-tid-6687-fpage-1-toread--page-1.html

[/hide]


查看完整版本: [-- 我的郵文專區 -------------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ode © 2003-08 PHPWind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